金融投资网讯(记者 吉雪娇)不法贷款中介冒用银行名称,在百度、高德、腾讯等地图导航APP上标注"XX银行面签中心""XX银行公积金信贷中心""XX银行签约营业部"等,假冒银行开展所谓信用修复、办理公积金消费贷款等非法金融活动。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西监管局披露相关情况。该局在风险提示中指出,消费者若通过不法贷款中介办理上述业务,个人合法权益可能面临损害。一是遭受财产损失。与不法贷款中介签署委托协议,可能被骗取或被威胁支付服务费、保证金等高额费用,遭受财产损失。二是个人信息被泄露、滥用。提供给不法贷款中介的个人信息可能被打包出售,进而遭受电话营销、量身定制诈骗等诸多骚扰,甚至个人信息被用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三是陷入过度借贷泥潭。若受不法贷款中介诱惑,通过网络平台连环借贷等方式超出实际还款能力借贷,后续无力承担,将产生不良征信记录,影响正常生活。四是可能构成违法犯罪。若配合不法贷款中介伪造资产证明、虚假流水、设立空壳公司、恶意投诉等,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甚至涉嫌违法犯罪,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广西金融监管局提醒消费者,首先,不要轻信"征信可以修复"的谎言。任何机构均无权随意修改、删除个人征信报告中的信息。如消费者认为信用报告上的个人信息存在错误、遗漏,可向金融机构或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出异议。
其次,选择正规贷款渠道。银行办理贷款有严格、透明的流程,务必通过银行营业网点、官方网站、官方APP、与银行签订合作协议且公开公布的第三方机构等正规渠道办理贷款,切勿轻信非银行机构或陌生人的"贷款代办""走银行内部流程"等承诺。
再次,注意防范山寨网点。建议优先使用银行官方APP、微信公众号或客服电话查询网点信息。通过地图软件搜索银行网点时注意甄别,可登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许可证信息查询系统(网址:xkz.nfra.gov.cn)查询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颁发的金融许可证。
此外,严格保护个人信息。切勿轻易向不明机构或个人泄露身份证、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密码及生物特征等敏感信息。不签署空白合同,不随意授权他人进行"征信查询"。
"请广大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自觉抵制无资质或伪造资质的经营主体,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广西金融监管局指出,如发现或遭遇冒用银行名称的不法贷款中介,请注意保留证据(如地址截图、宣传材料、聊天记录、合同协议、转账凭证等),及时向被冒名银行反映或选择报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