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海鲜的朋友们要注意了,一大波日本扇贝,正在奔赴中国人的餐桌!这是日本海产品两年来首次重返中国,也展现出了中日双方贸易上的微妙变化。
![]()
2025年6月中方宣布“有条件”恢复部分日本水产品进口,首批扇贝从北海道启程,正式“重返”中国餐桌。
这批日本海产品到底能不能吃?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此次“破冰”又代表着什么呢?
![]()
日本那边数万吨积压的海鲜,终于有几辆卡车把货运到了中国港口,总共也就6吨,还没等摆上货架,就被舆论和政治的双重巨浪拍在了沙滩上。这哪里是贸易恢复?可别被新闻通稿里“恢复进口”这四个字给骗了。
![]()
对于一家稍微像样点的中国海鲜连锁餐厅来说,6吨或许只是半个月的消耗量。但对于此刻的日本水产行业,这6吨货不仅仅是商品,它是那仅存的一点点希望,你知道为了这区区6吨的通关名额,日本企业那边经过了怎样惨烈的厮杀吗?
![]()
如果我们去翻翻申请名单,就会发现足足有697家日本水产企业在那边排队,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等着被挑选。最后只有3家企业拿到了入场券。这不到0.5%的获批率,比哈佛大学的录取率还要低上几十倍。这哪里是做生意?这简直就是为了生存资格而在做的“大逃杀”。
![]()
而且哪怕是这几只这一轮的幸存者,带来的也仅仅只有扇贝和海参这两个品种。中方的大门根本没有真正打开,这6吨货物一旦落地,面对的可不是以往那种例行公事的抽检,每一批次都要进行100%的放射性检验。
![]()
这意味着只要有一个原子超标,整批货甚至背后的整个通道就会立刻熔断。对于这3家日本企业来说,这哪是出口赚钱啊,这分明就是被绑在实验台上,替后面那几十万吨库存做一次极其危险的测试。
![]()
为了换取这一丁点可怜的贸易额,日本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在“主权”这两个字上做了巨大的让步。要知道自从日本第一波核污水不管不顾地排进太平洋开始,双方在“检测权”这个问题上已经暗中角力了无数个回合。
![]()
之前日本人是个什么态度?那是死活不让外国人独立采样,所有数据全凭日本一张嘴,别人爱信不信。但现在为了自家的贸易,日方实际上默许了中国在监管层面的长驱直入。
这不仅意味着中国的检测人员已经独立进入福岛进行了四次实地采样,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这更是逼得日本加工厂必须乖乖地在车间里加装受中方认可的监控设备。
![]()
那些重新注册的繁琐流程,那些不得不寻求的官方背书,本质上就是日本为了消化库存,被迫把自家的监管权部分让渡给了买方。这就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你北海道的仓库里堆着12万吨卖不出去的扇贝时,所谓的“硬气”也就只能烂在肚子里了。
![]()
可能会有人问日本真的已经被逼到这个份上了吗?他们不是号称要搞“国民运动”,还要把扇贝卖给欧美吗?
![]()
要知道去年中国那一纸禁令下来,日本对华扇贝出口额瞬间暴跌99.3%,那可是曾经一年717亿日元的大生意,说没就没了,瞬间清零。这700多亿的坑,可不是靠日本人自己多吃两口刺身就能填平的。
![]()
他们尝试想要把这些原本供给中国的优质海鲜转移到东南亚加工,然后再转卖给美国或者欧洲。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结果现实给了狠狠一巴掌。这一倒手,光是物流和加工的折腾,成本就凭空上涨了15%。
![]()
本来海鲜生意赚的就是个辛苦钱,利润空间极薄,这一下成本飙升,直接把利润彻底击穿,导致这笔买卖在商业逻辑上根本不成立。
反观中国早已完成了市场的“自我修复”。我国一年光水产品就要吃掉六七千万吨,占了全球总量的4成。这巨大的胃口,日本一走,马上就有替补队员蜂拥而上。
印尼、阿根廷这些国家的出口商,对华出口直接激增了150%到200%。更别提我们自己大西北都在搞事情,新疆沙漠里养出来的“海鲜”,加上国内本来就丰富的河湖鲜,早就把日本留下的那点市场空缺填得严严实实。
![]()
所以这就是日本面临的最尴尬的处境:中国的餐桌上早已没有了必须留给日本扇贝的位置,但日本的扇贝如果不爬上中国的餐桌,就只能在那12万吨的库存积压中变成毫无价值的垃圾。
这种极度不对称的供需关系,注定了这场博弈从一开始就不是公平的谈判,而是单方面的被筛选。
![]()
就在11月7日,也就是那象征性的首批6吨扇贝刚刚抵达中国港口冷库,怕不是就要返回日本了,谁能想到,就在这种通过无数轮谈判才建立起来的信任窗口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发表涉及台海等极其敏感的挑衅言论。
![]()
这种操作简直令人窒息。日本企业求着中国买,结果临到头了,又整出来这个事,中国方面的反应可以说是非常迅速,货物既然到了,那是按商业合同办的,暂扣在冷库等待二次复核,没有让你直接通关。而后续所有的审批流程,可能瞬间就在系统里按下了暂停键。
![]()
即使恢复了所谓的贸易,主动权依然牢牢攥在中国手中。这6吨货物,与其说是商品,不如说是人质。这几家获批的企业,与其说是幸运儿,不如说是日本政府言行的晴雨表。
那个暂停键随时可以变成终止键,那一扇微开的门,随时可以因为东京某个政客的一句胡话而重新关死。而且要注意这一轮的博弈时间线拉得很长。
![]()
从今年3月双方达成那种模糊的共识,到6月对外宣布有条件恢复,再到这几天首批货物落地,每一个节点都是一次政治信誉的透支。
那几吨在冷库里瑟瑟发抖的扇贝,正无助地等待着它们最终的命运,而决定这个命运的,早就不再是它们是否鲜美,而是产地那一端的日本政客们是否还记得“收敛”这两个字怎么写。
![]()
所以这从来就不是一场纯粹的生意。看着那6吨被孤零零冻在冷库里的日本扇贝,我看到的不是美味,而是一个国家的焦虑。中方设立的这一套极其复杂的、带有随时熔断机制的方式,它既不像之前那样全然封死,也不给予任何确定的承诺。
![]()
对于日本水产业来说,这或许才是最痛苦的惩罚:中国市场好像是开着的,日本为了进去不得不交出监管权,不得不花大价钱搞改造,还得跪着求那0.4%的通过率。
![]()
可就在你以为终于熬出头的时候,只要日本那边的政客嘴上一滑,这所有的努力瞬间就会化为泡影。这6吨扇贝能否最终走向市场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规矩已经立下,无论想不想上桌,都得先学会怎么好好说话。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