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福建的“水仙”香气,漳州水仙花家喻户晓。然而,在龙岩漳平的青山绿水间,还蕴藏着另一种令人沉醉的“水仙香”——它来自乌龙茶家族中独一无二的紧压方块茶:漳平水仙。
漳平市南洋镇拥有超过120年的水仙茶种植历史。全镇3.5万亩茶园,90%农民种茶,是名副其实的“茶镇”。2013年后,当地茶产业迎来了关键转折:电炒茶设备开始走进茶厂。用电制茶,带来的不仅是省时省力,更能实现对温度、火候的精准掌控,极大提升了茶叶品质的稳定性。好茶,从此有了更可靠的基础。
预见到电气化制茶带来的巨大用电需求,国网漳平市供电公司提前布局,将南洋镇列入农网改造范围内,优先对南洋镇制茶集中区实施农网改造升级,保障茶厂可靠用电。2015年以来,该公司对35千伏南洋变电站开展技术改造,并为南洋镇新增及更换变压器98台,改造低压线路28千米,新增手拉手联络线路2处。2018年,该公司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投资1490万元开展了两次大规模农网改造升级。2023年以来,该公司先后对南洋镇辖区内线路进行综合性大修24次,全面优化南洋镇网架结构,提升了南洋镇整体供电质量。目前,南洋镇所有自然村全部通了动力电,农网户均配变容量达到6.6千伏安。
在生态种植与可靠电力优质服务的双重保障下,南洋镇水仙茶产业实现“华丽转身”。漳平水仙茶成为福建名茶,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等一系列大奖。2021年,漳平水仙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2022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2024年底,南洋镇拥有茶企1200多家、种植户2300多户。年产干茶跃升至4000余吨,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昔日的“树叶”真正化身为富民兴村的“金叶”。
电力保证了茶叶炒制、烘焙等关键环节的稳定,支撑着制茶工艺的传承、创新与高端产品的开发,让漳平水仙茶如兰似桂的香气穿越岁月,在方寸茶饼中凝结着自然的馈赠与匠人的坚守。这枚小小的茶饼,不仅承载着悠远绵长的茶香,更托举起当地茶产业及文旅、研学、非遗传承等相关产业的蓬勃新生。
如今,南洋镇更在探索茶旅融合之路,发展茶园观光、茶艺体验和生态旅游,让这片生态茶园一年四季都能焕发生机,创造更多就业、带动更广增收。(俞婷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