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十几块钱的塑料高脚痰盂,我们家已经用烂了好几个。”在宝山区高境镇国权北路815弄的家中,50岁的党宝荣笑着指向墙角那个即将被丢弃的旧痰盂,“没想到在上海住了20多年,如今还能用上独用的卫生间抽水马桶,还是政府统一改造的,门窗也都统一换过了,简直太开心了!”
来自安徽六安的党宝荣,在国权北路815弄这排老式职工宿舍租住了20多年。她克服了种种困难,日子越过越好,如今两个儿子都成家立业,还有了孙子孙女。
![]()
文中视频、照片均为潘碧云摄
“印象最深的是,多年前一场暴雨,公共厕所都漫出来了。”党宝荣回忆道,雨水混杂着污水倒灌进弄堂,那股气味让她至今难忘。“原来这里环境太差了,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一夜睡醒,屋里的东西漂得满地都是,一片汪洋。每年台风季,都要被迁移到临时住处。”她说,那时候最怕晚上起夜,冬天要顶着寒风去远处的公厕,夏天则要忍受蚊虫叮咬。
转机出现在2023年。宝山区启动“拎马桶”改造工程,国权北路815弄被列入改造名单。然而这里的地形复杂,党宝荣住的那栋三层小楼还在地铁线上方,改造面临重重困难。那段时间,她每天都能看到工程师们拿着图纸在楼前比画,心情也跟着忐忑不安。
![]()
让党宝荣意外的是,困难并没有让改造停滞。工作人员很快拿出了新方案:利用楼内原有的公共空间改造出6套厨卫,同时在楼外空地上新建轻质钢结构的厨卫单元,通过连廊与主楼相连。更让居民们感动的是,改造工程远不止加装马桶那么简单。在听取居民意见后,施工队为整个社区增设了大型抽水泵,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内涝问题。路面重修了,墙面翻新了,老化的管线也全部更换。
![]()
如今,站在新装修的卫生间里,想起那些台风天临时安置的困难日子,党宝荣感慨不已。白色的瓷砖光洁如镜,抽水马桶静静地立在那里,打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淌。她最喜欢在周末和孙子孙女视频,把手机镜头对准崭新的厨卫间:“奶奶现在有自己的卫生间了,你们下次来就不用跑去外面的公共厕所了!”
![]()
那个用了20多年的痰盂,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党宝荣说,要把这个痰盂洗干净收起来,“这不是留念,是要告诉孙辈们,生活是怎么一步一步变好的。”在这个寒意渐深的夜晚,她终于可以安心地喝下一杯温水,不再为起夜烦恼。
原标题:《老房有喜 | 宝山区国权北路815弄:最爱和孙辈视频展示新卫生间》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郭剑烽 潘碧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