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夕阳西下,65岁的李大爷一边在社区广场遛弯,一边和老邻居唠家常,突然聊到了最近的体检经历。邻居老王自豪地展示自己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我都快70了,每年牙齿都没出什么大问题,吃啥都香!”
李大爷有些发愁地说:“我呀,近几年掉牙、牙龈出血,吃点硬的东西牙还疼。医生总叮嘱说得注意牙齿健康,说这和寿命都有关系,真的假的?”
![]()
如此朴实的对话,在很多家庭和社区都在上演。很多人以为老了掉牙是必然,其实,牙齿好坏不仅关乎形象和饮食,更可能暗藏着长寿的“密码”。最近多项医学研究指出,“牙好胃口就好,身体也更好”不仅仅是广告语,它背后藏着严谨的科学逻辑。
牙齿是不是能看出寿命的长短呢?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很好奇。医生强调:“牙齿出现这3个特征,是寿命不长的信号,更需要警惕。”
这是真的吗?到底是哪三点?牙齿和全身健康又有怎样的关系?如果你也想知道答案,请继续看下去,结尾还有实用的建议帮你守护好口腔健康。
![]()
不少人会问:“难道牙掉了,人就会短寿吗?”答案没这么简单,但确有研究表明,牙齿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发表的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牙齿数少于20颗的人,其死亡风险与牙齿完好者相比增加了23.6%。
这是因为,口腔健康直接决定了进食、营养吸收,也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密切相关。
![]()
医学上,牙周病是引发牙齿松动、脱落的常见元凶。严重牙周病可导致口腔内慢性炎症,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心脏和血管,增加心梗、中风等大病的风险。而牙齿排列稀疏、经常出血、松动脱落等问题,也意味身体某些系统可能出了问题。
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研究显示,牙齿松动的人,平均预期寿命比牙齿健康者短3-5年。主要因为缺牙会导致咀嚼功能减退,进食能力下降,容易营养不良、体重下降,更易罹患消化系统疾病。东京大学一项长期追踪数据显示,缺失10颗牙以上的老年人,死亡风险高出健齿者36.9%。
![]()
牙龈频繁出血或肿胀
牙龈出血是牙周炎和全身慢性炎症的“报警灯”。据《柳叶刀》刊载,持久牙龈炎症者心血管发病率增加15%左右。
部分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表现,就是口腔溃疡与牙龈出血,也是全身血糖控制异常的外在信号。如果牙龈长期红肿、刷牙流血,一定不能轻视。
牙齿大量发黄、斑点明显
中老年人牙齿发黄并非单纯“自然老化”,而可能与牙釉质损伤、口腔卫生不良、肝肾功能减退等密切相关。
研究指出,肝脏和肾脏功能不佳者更易出现色素沉积,牙面会出现不可逆的黄色斑点。这不仅影响外观,更是内脏代谢可能出现问题的外在表现。
既然牙齿如此重要,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守护好口腔健康,为长寿加分?
坚持科学刷牙和口腔清洁
每天早晚刷牙2次,每次3分钟,搭配使用牙线、牙缝刷。不宜用力过猛,牙刷建议3个月更换一次。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坚持良好口腔卫生的人,口腔慢性疾病患病率下降约27%。
![]()
定期口腔检查+早发现早处理
每年至少2次专业口腔检查+洁牙。如果有牙疼、出血、牙齿松动、灼痛等不适,要在1周内前往医疗机构排查处理,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营养均衡,远离烟酒
饮食方面,每日摄入新鲜蔬果和乳制品,有助于维护牙釉质健康,补足钙、磷、维生素D。少吃糖,尤其是粘性零食,每餐用温水漱口。
烟酒会直接损伤口腔黏膜和牙釉质,是牙齿疾病的“加速器”。数据统计,长期吸烟者牙齿缺失率高出无烟者21%左右,寿命也存在差异。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