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小莫看国际,小莫这篇国际评论,主要带大家看懂第十七个双十一的核心变革,不是优惠力度更大,而是阿里云用全栈AI重构了电商基建,从千万核算力到万卡智算集群,让6亿用户的“双峰购物”全程无卡顿。
2025年的双十一,早已跳出单纯的促销范畴。
规则简化让参与门槛空前降低,淘宝闪购、饿了么外卖等场景深度融合,催生出午间12点即时消费、晚间8点传统购物的“双峰流量”新格局。
![]()
易观分析数据显示,大促开启当天淘宝APP日活用户就冲到6亿峰值,这样的规模叠加场景复杂度,对技术底座的考验堪称史上之最。
而阿里云交出的答卷,不仅是保障了大促顺畅,更用全栈AI的大规模落地,定义了产业智能化的新高度。
![]()
200万VPC破解“流量洪峰密码”
今年8月,淘宝闪购、飞猪、饿了么并入电商事业群的决策,给双十一技术备战带来了意外挑战。
![]()
日订单峰值1.2亿单的外卖需求,直接拉动淘宝日活增长20%,而此时距离大促启动仅剩2个月。
业务融合导致网络节点激增,原有180万容量的VPC(虚拟专用网络)面临崩溃风险,跨场景流量调度成为棘手难题。
面对困境,阿里云技术团队放弃了耗时耗力的传统VPC拆分方案,选择攻坚更具挑战性的200万VPC级联方案。
![]()
通过“云网关级联技术”,在不影响现有业务的前提下,基于软硬协同架构扩展多级流表,成功实现网络容量弹性扩张,提前化解了网络瓶颈。
这一突破直接催生了业内首个千万核CPU集群,依托第八代、第九代ECS实例和自研CIPU(云基础设施处理器),构建起统一算力资源池。
最终,推荐、营销等核心场景性能提升30%-50%,RT延时降低超30%,用户加购、付款等操作实现即时反馈。
![]()
![]()
从消费端到产业端的全场景赋能
如果说算力是基础,那么全栈AI就是今年双十一的“核心引擎”。
这是全球首个大规模生产场景AI落地的双十一,从消费者到商家,从平台到出海业务,AI技术实现了无死角渗透。
消费者端的“AI万能搜”“AI帮我挑”让决策更高效,商家侧的智能工具则彻底革新了经营模式。
![]()
淘宝基于通义千问Qwen3家族模型升级的生意管家,其AI数据分析师能覆盖90%中小商家核心分析场景,而全新店小蜜可自动化处理售后问题,双11期间每天为商家节省约2000万元成本。
在商品出海领域,通义Qwen-MT翻译模型表现亮眼,单次调用延迟降低40%,支撑了亿级商品的多语言翻译任务,单日调用量高达14亿次。
这些成果的背后,是灵骏智算万卡集群的强力支撑,通过多级亲和性调度和拓扑感知技术,为AI任务规划最优算力路径,确保了超高卡时在线率,让海量AI应用在高并发场景下稳定运行。
![]()
![]()
全栈布局打造AI基础设施标杆
阿里云的技术突破,不止服务于双十一。
作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其三年3800亿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正在稳步推进,而双11成为了技术成果的“检验场”。
![]()
在模型层面,通义千问已开源300多个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超越美国Llama系列位居全球第一,还荣获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
这些技术能力正加速外溢到千行百业:在自动驾驶领域,阿里云智算服务占据市场绝对优势,国家天文台基于通义千问开发的太阳大模型“金乌”,M5级太阳耀斑预报准确率超91%。
中国银联也借助其打造了金融支付垂域大模型。
IDC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阿里云以23%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AI基础设施市场第一,超过第二名和第三名总和,在生成式AI基础设施的训练和推理市场更是斩获双冠。
![]()
![]()
第十七个双十一
大促的核心竞争力早已从优惠策略转向技术实力。
千万核算力集群的搭建、200万VPC的技术突破、全栈AI的规模落地,不仅保障了6亿用户的丝滑体验,更完成了一次产业级AI应用的实战演练。
从最初的弹性用云到如今的全栈AI赋能,双十一的技术演进史,正是中国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缩影。
阿里云的布局早已超越短期商业目标,三年3800亿的投入、通义千问的开源生态、灵骏智算的跨行业赋能,都在为AI“生物大爆发”时代储备核心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