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年轻人小周最近刷短视频刷到个让他惊掉下巴的片段——国民党新任主席郑丽文,穿着一身素色套装站在马场町纪念公园的慰灵碑前,弯腰给当年“白色恐怖”的受难者献花。视频里有人高喊“两岸一家亲,我们都是中国人”,郑丽文回头挥手,脸上没一点政客常见的油滑。
![]()
小周顺手把视频转发到家族群,平时总说“国民党没救了”的表哥秒回:“这姐们儿敢去马场町?比马英九硬气十倍”;退休的爷爷倒是沉默半天,最后发了句“要是早这样,我当年也不会退党”。
![]()
在台湾,“马场町”这三个字跟“国民党”摆在一起,简直比让猫和老鼠拜把子还离谱。这个位于台北市的纪念公园,埋着上世纪50年代“白色恐怖”时期数百名政治受难者的忠骨,其中不少人正是被当年的国民党当局处决的。从1991年开始,统派团体每年都在这办秋祭,可国民党历任主席,从连战到马英九,别说亲自到场,连公开提一句都跟踩了电门似的。
![]()
谁能想到,郑丽文这个刚坐上主席宝座才八天的女人,直接把这道30年没人敢碰的“高压线”给摸了。这波操作在台湾政坛炸出的动静,比赖清德被爆“论文造假”还大,支持者喊她“国民党的破壁人”,反对者骂她“叛徒”,而最跳脚的,当属前“立委”蔡正元。
![]()
咱先把时间线拉回去,说说马场町秋祭到底是个什么分量的活动。1949年后,台湾进入长达38年的戒严时期,“惩治叛乱条例”成了悬在所有人头上的利剑。那段被称为“白色恐怖”的岁月里,只要被怀疑“思想不纯”,轻则入狱重则枪毙,马场町就是当年著名的刑场。抗日志士李友邦、潜伏英雄吴石、朱枫,都倒在了这片土地上,他们的名字如今都刻在慰灵碑的缅怀墙上。
![]()
1991年,“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把散落的记忆拼凑起来,第一次在马场町办秋祭。到2025年,这个活动已经办了34届,成了台湾社会反思历史的重要符号。主办方每年都会强调,纪念这些先烈,是因为他们“秉持欲救台湾先救祖国的理念”,哪怕在殖民统治和政治高压下,都没忘自己是中国人。
![]()
可对国民党来说,这事儿就是块烫手山芋。毕竟当年的“加害者”标签撕不掉,谁去参加秋祭,就等于公开承认自家历史上的黑料。马英九当政八年,号称“推动转型正义”,却始终绕着马场町走;其他国民党大佬更别提,连“白色恐怖”这四个字都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说。久而久之,去马场町参加秋祭,成了国民党内部的“死亡禁令”。
![]()
郑丽文偏要逆着来。她上任第六天接到秋祭主办方的邀请,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用她的话说“必须来参加”。活动当天她提前半小时到现场,挨个跟受难者遗属握手,有老人拉着她的手哭着说“等这一天等了三十年”,她站在那听着,眼眶都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