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强国”与“新基建”战略的推动下,智能机器人正逐渐成为智慧交通与公共安全领域的关键力量。作为国内工业健康与智能运维领域的领军企业,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早在多年前便开始布局智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融合的赛道。近日,我们专访了申昊科技智慧交通事业部总经理吕圣杰先生,聆听他从工程师到管理者的技术信仰与产业视野。
![]()
从轨道交通到智能机器人:一场技术长征
吕圣杰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自动化专业,曾先后在卡斯柯、杭州地铁集团等机构担任技术与管理职务,在积累了深厚的轨道交通与城市交通系统经验后,他加入申昊科技,其后,肩负起申昊科技智慧交通事业部的开拓重任,带领智慧交通事业部,将传统运维经验与机器人、AI尖端技术与传统交通运维场景深度耦合,推动智能巡检机器人从研发走向广泛应用。
“我们不只是做机器人,更是做‘工业医生’。”吕圣杰如此诠释申昊科技的使命。正如公司slogan “工业健康有申昊,排除故障不再难”所言,他们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设备的预测性维护与系统的自主化管理。
![]()
智能驱鸟系统:从效率痛点走向生态友好
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由申昊科技打造的智能驱鸟机器人系统自2025年10月1日上线以来,已稳定运行至今,成为行业智能化改造的标杆。吕圣杰指出,传统驱鸟方式存在效率低、无法全天候作业、鸟类易产生免疫等痛点。
“我们提供的是一种‘移动驱鸟’新范式,”他解释道,“机器人本身具有威慑性,配合50多种可变声频,能针对不同鸟类进行精准驱离,避免鸟类产生免疫。同时,机器人不知疲倦,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覆盖,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远超传统人工作业模式。”
在技术层面,该系统实现了多项突破。针对机场空旷复杂的地形,申昊科技创新性地采用“SLAM+北斗”双重定位导航方案,确保机器人在预设路线、草坪等重点区域不成为FOD(外来异物)。同时,机器人搭载的履带式底盘具备卓越的通过性,能适应机场草坪凹凸不平的地质环境。
![]()
从“驱鸟”到“治生态”:产品进化与场景延伸
杭州机场项目不仅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也为产品迭代指明了方向。吕圣杰透露,在与机场的深度合作中,团队发现了更多可拓展的智能化需求。
“驱鸟不只是一个独立动作,而是一个生态治理的过程。”他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机器人的视觉识别能力,实现对草坪秃露、扬尘风险的自动监测,并通过对飞虫的智能识别与定量分析,从源头控制鸟类觅食环境,实现精准消杀。”
此外,申昊科技正与机场集团探讨将机器人应用于配电室巡检、机坪道面检测、围界安防巡逻等场景,构建“空、地、设备”三位一体的机场智能运维体系。
![]()
技术融合与人才战略:构建可持续创新力
面对AI、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吕圣杰表示,公司已在多方向进行预研,致力于构建“感知-诊断-决策-执行”的全链路闭环。他强调,研发与人才是申昊科技持续创新的基石。
“公司在研发上持续进行大规模投入,以确保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并对现有产品进行优化迭代。在人才培养上,我们依托院士工作站、与浙江大学共建的联合研发中心、新加坡理工学院实验室等平台,构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全球研发网络。”
![]()
未来蓝图:不止于巡检,走向“交通全场景智能体”
萧山机场项目上线以来,已实现无人化自动驱鸟,显著降低原驱鸟队工作量,对麻雀等小型鸟类驱离效果显著。
展望未来,申昊科技将以机器人为载体,打造覆盖"海、陆、空、隧"的立体化智能运维体系。"我们已在新加坡等地设立子公司,将国内成熟方案推向海外。未来,机器人将演进为具备自主决策与协同能力的'智能体'。"
在吕圣杰带领下,申昊科技智慧交通事业部正以创新技术为引擎,驶向更智能、安全、高效的交通运维新纪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