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的老城区里有很多“苏式楼”建筑群,这些楼采用中轴群落结构的布局,每六栋楼为一组,墙上带有石刻雕花。
这些建筑这些年也拆除了很多,但是在一些角落还有一些,沈阳铁西工人村、三台子和大东的204、205区域还是有一些这样的“苏式楼”建筑群的,目前保留最多的应该就是大东这一片了,而这一片今年也正式迎来了改造。
![]()
![]()
改造的这一片就是黎明广场地铁站西侧,被某科项目半包围这一块。
![]()
![]()
![]()
![]()
现在这一片都已经立起了围挡,很多东西都已经拆除了。
![]()
内部一片荒芜。
关于这个改造内容,大东区文旅集团董事长在项目开工仪式上表示会保留1954年建设的红砖建筑群,在这基础上完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新增加一批公园式商业广场,使文物保护和城市有机更新统一起来。
大东区作为沈阳的工业区,不同于沈河区,全区都烙印上了工业的痕迹,这些年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大东区也没有赶上这波时代红利,老北市和沈阳·方城的红火跟大东区关系不大,复建的堂子巷也门前冷落。
![]()
这次204红楼建筑群如果开发得不错,绝对会成为沈阳新的网红打卡地。
首先它是真的历史老建筑,不是那些复建的仿古项目,让游客一看就是千篇一律。
其次它的风格算是独特的,和全国众多仿古建筑群项目的风格不同,这个是反映上世纪沈阳的工人们生活的项目,这附近还住着很多沈阳的老工人,这个项目的建成,这周边的老工人们在这里游览肯定会别有一番滋味。
但是这个项目的招商也不太容易,现在这种文旅项目很多都是沦为小吃街,全国各地的小吃加上一些手工艺品,摆成一条街,就成了网红打卡地。
这个项目以后会成为老北市那样还是红梅文创园呢?还是一种新的模式?
这个红砖建筑群都是多层建筑,虽然层数并不多,不是商业街那种沿街门市,要改造成那种也不现实。
以这个建筑群的现状,应该只有酒店最适合,但是不可能全变成酒店,变成一个新的商业街区是不是也不太可能?
这里会不会成为文创产业创业园区,入驻一些文创产品的创意公司,或者短视频影视公司,加一些常见的配套。
现在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像这样的项目也很多,如何在这些同类项目里脱颖而出,是个问题。一味地复制肯定不行,肯定要发扬自己独特的风格,现在沉浸式体验是个风口,但是沈阳已经存在和改造多个同类项目了,变成影视基地拍电影、电视剧?似乎可能性也不大,但是拍摄时下正火的短剧倒是很有可能,联动不远处的中晨·电影小镇,拍摄火红年代的影视作品,把这个变成影视创意园。
文旅项目千千万,真正火起来的肯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大家觉得这个项目应该把自己定位成什么项目才能成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