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低空版图 | “彩云之南”从低空起飞

0
分享至

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记者 王兰 通讯员 胡琛璟)作为拥有多样地形与浓郁风情的边疆省份,云南曾因“山高谷深”留下交通不便的印记。如今借着低空空域的开放,无人机穿梭于村寨与城镇之间,“云端服务”渗透进农业、物流、文旅的方方面面,“彩云之南”从低空起飞。

“真金白银”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为全力支持低空经济发展,云南省于2025年8月正式印发了《云南省支持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旨在将云南打造成为“高原无人机制造集聚地、低空飞行多元应用基地和低空飞行装备出口基地”,用“真金白银”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在产业与基础设施层面,提出了多项具体支持措施。对提升产业链韧性和配套能力贡献突出的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在安全与测试领域,将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支持高原无人机试验基地面向国内外企业免费提供测试服务。


无人机正在作业(图片来源:半月谈)

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政策着力推动低空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鼓励发展低空物流,重点支持乡村寄递、“山货出山”和城市急件运输;每年发放2000万元消费券支持低空文旅项目,包括低空观光和跳伞等,并计划建设“低空飞行免费打卡点”和共享无人机租赁点。同时,积极扩大低空技术在公安、环保、消防、农业植保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

在对外开放方面,政策鼓励企业拓展南亚东南亚市场,对成功开拓南亚东南亚地区、全球高原地区市场的企业给予一定补助;对在云南设立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总部、面向全球高原地区市场总部并出口航空器的企业,给予“多对一”辅导;支持在昆明、大理、红河、磨憨等地建设国际区域性无人机交易集散中心。

云端的“咖啡天路”

10月1日,昆明市五华区迎来一场意义非凡的“首飞”。在五一路地铁站C出口,一架无人机从改造后的双层公交观光巴士上腾空而起后,快速穿梭至翠湖洗马河区域,精准完成了“翠湖-老街”城市咖啡生活季咖啡饮品的闪送任务。这一突破性场景,标志着五华区创新打造的“低空经济+公共交通”融合模式正式落地,为城市智慧物流体系的完善与文旅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无人机运送咖啡(图片来源:昆明市五华区委宣传部)

事实上,这并不是云南省首次使用无人机运咖啡。早在今年8月,云南省便已启用无人机开展咖啡豆运输工作。云南省的咖啡园大多坐落于陡峭的山地之间,传统的“农户人工采摘+摩托车运输”受地形限制较大、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咖啡豆及时转运的需求。低空智联网的引入,彻底破解了这一难题。物流无人机凭借灵活便捷的特性,搭建起一条条高效的空中快速通道。在物流运输端,海拔2000米的“无人机运输走廊”打破了山地地形的束缚,彻底颠覆了传统山地运输模式。搭载专业保鲜箱的无人机,将咖啡豆鲜果的加工时效从原本的6小时大幅压缩至2小时,从根源上解决了鲜果在运输过程中的氧化难题,助力云南咖啡豆实现品质的跨越式提升。

怒江州拓展应用场景、为低空应用场景输送人才

近年来,怒江州国资委和怒江文旅集团抢抓政策窗口期和机遇期,不断拓展低空经济应用领域,着力打造具有怒江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品牌。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已实现全面落地。目前,已完成无人机森林电力巡检示范、片马口岸边境自动化巡检、秤杆乡邮政物流载重试飞等6类特种作业场景的验证工作。2025年4月,ZMD60型无人机成功实现13公斤货物运输,单程飞行时长达到20分钟,获得广泛关注。在文旅融合方面,丙中洛热气球项目累计接待游客240人次;阳坡滑翔伞基地实现200人次体验,创收10万元。另外,基础设施也取得重要突破,2025年4月共获批7个临时空域使用许可,完成阳坡低空通信基站技术验证,实现3000米以下空域信号稳定覆盖。


无人机在怒江进行低空运输作业(图片来源互联网)

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坚实保障。为破解人才瓶颈、筑牢发展支撑,当地精准发力,构建“政企协同”培养体系,创新“靶向输送”育人模式。

怒江文旅集团牵头,联合云南星飞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围绕文旅拍摄、应急巡检、草果吊运等实际场景开发“穿透式课程”,实现理论授课与岗位实操1:1配比。聚焦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基层需求,招录15名学员组成首期培训班,涵盖农业合作社成员、应急管理人员、生态护林员等三类重点群体,采取“集中脱产+场景跟岗”双轨制教学。首批培养持证飞手15人,初步缓解了当地基层特种作业人员短缺问题。探索“订单培训+劳务输出”模式,与省内通航企业签订人才输送协议,预计年内可向无人机植保、电力巡检等领域输出技术工人5名,人均每月增收4000元。

红河州生产体系和应用落地“多点开花”

在智能制造与低空应用的双轮驱动下,红河州正以创新姿态跃入“低空经济”新赛道,逐步构建起从研发制造到多元应用的产业链体系,在生产体系和应用落地方面“多点开花”。

位于弥勒市的浩翔科技公司通用航空智能制造基地,是红河州低空制造业的重要支柱。这里不仅量产无人机、航模发动机和两座运动型飞机,更成功研发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云雁”轻型运动飞机。据了解,该公司已获37项专利,还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航模汽油发动机制造商,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60%。当前发动机生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月产量达4000余台,今年订单已排至8月之后。在智能制造的强劲牵引下,红河州低空制造业实现快速增长,2024年产值接近1亿元,同比增长54.9%,较2022年增长超三倍。

随着低空经济活力不断释放,红河州各县市积极拓展应用场景,推动“低空+”模式与多领域深度融合。个旧市的高空滑翔伞项目日渐火热,成为国内少数能在城市上空开展滑翔飞行的亮点项目;金平、开远等地则在“低空+应急”“低空+林草”等领域展开探索,为政府部门提供交通巡查、城市管理、森林防火与河湖巡检等服务,同时也为企业进行电缆、光缆巡检,显著提升作业效率与精准度。

此外,应用场景的拓展还延伸至医疗领域。2025年7月,一架载有医疗检验样本的无人机从弥勒市第一人民医院老院区起飞,仅用5分钟便飞抵湖泉新院区并平稳降落。这种“低空运送”模式不仅节约人力与时间,更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救治窗口。这是红河州在无人机物流配送方面的一次成功实践,也成为其竞速“空中新赛道”的缩影。


医务人员正在将无人机专用运输箱安装到无人机上(图片来源:半月谈)

从生产制造到场景落地,红河州低空经济生态日趋完善,而在服务与管理层面,同样涌现出创新探索。红河园投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依托无人机自动化巡检系统,实现“指令从云端直达现场”的秒级响应,为全州各县市提供管道巡检、应急处突等定制化服务。无人机按设定时间自动起飞巡逻,实时传回学校、村庄、道路、森林等关键区域的清晰画面,构建起一张高效覆盖的“低空天眼”网络。

鹤庆县金墩乡利用无人机助力青贮玉米收割

金秋十月,正是青贮玉米收割的黄金时节。位于大理鹤庆县金墩乡的青贮玉米种植基地里,无人机在田间轻盈穿梭,一捆捆沉甸甸的青贮玉米乘机“搬家”。

在收割现场,两人负责捆绑、两人忙着装车、两人精准操纵无人机,六人默契配合,共同勾勒出这幅充满科技感与丰收喜悦的动人场景。以往人工搬运需要花费3-5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如今无人机仅需30-40分钟就能轻松搞定。这一巨大的转变,不仅大幅缩短了搬运时间,让收割工作更加高效有序,还显著降低了人工成本,为企业节省了大量开支。


工人正在接收青贮玉米杆(图片来源:人民网)

据了解,此次投入使用的农用无人机最大载重可达85-90公斤,强大的续航能力完全能够满足短途搬运的需求。而且,还可以通过发电机迅速为电池补电,实现持续作业不停歇。仅需2台这样的无人机,就能在单日完成18-20吨青贮玉米的装车工作,一台无人机每天的工作效率可抵10-13个工人同时搬运,节省人工成本1500-1950元。大型农用无人机凭借其灵活的身姿,能够轻松应对田间复杂多变的地形,切实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农业搬运过程中效率低下、劳动力强度大的难题。

从被动适配山川地貌,到主动盘活低空资源,云南的低空经济正完成从“跨越山河”到“驭空而行”的蜕变。期望在不远的未来,各类低空飞行器载着“七彩云南”的山水灵韵与人文风情,跨越山海飞向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解锁更多“驭空”而生的新可能。

(素材来源:低空产业大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看航空 incentive-icons
看航空
《中国航空报》社有限公司官方账号。看航空,知天下。
39484文章数 981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