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鼠无创血压测量系统受生理状态变化的影响分析
无创血压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
该仪器测量工作原理与用普通人体血压计量人体动脉血压的克氏音原理类似。高敏脉搏换能器能感受动脉血流量变化而产生的强弱不同的血管搏动,经换能和放大处理,可通过多种记录显示系统描记出血管搏动曲线。用充气方式改变压脉套内压力,对动脉实施压迫(阻断血流)和松解(恢复血流)。当尾套内压力处于动脉血流从阻断到心脏射血能使动脉血流开始贯通时,此时脉搏波从消失到再次出现**个波,此波出现时所对应的压力表上指示的压力代表血管收缩压。而后压脉套内压力逐渐降低,脉搏波逐渐加大,当尾套内压力恰好处于心脏舒张也不对动脉血流产生阻碍时,此时脉搏波曲线不再增大并产生二级波峰,此波峰对应的压力代表血管舒张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出现的时间,由高敏脉搏换能器得到的脉搏曲线提供明显的标志。脉搏波从消失到出现*脉搏波,此波对应的管道内压力为收缩压。压脉套内的压力继续逐渐降低,脉搏波逐渐加大并产生基线位移,出现一个二级波峰,此波峰*高点(或脉搏波增大到不再增大点)对应的压力为舒张压。
![]()
心率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心率变化会对无创血压测量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心率与血压的关系:平均压受心率、每搏输出量、血管阻力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病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可能导致平均压异常。
测量干扰:心跳加速时,心脏收缩力增强且血管压力增大,可能导致收缩压和舒张压暂时性上升。若测量时处于紧张状态,血压值可能高于日常水平。
技术限制:自动血压计有时无法准确检测到弱脉搏或快速心率,从而导致读数不准。
血管张力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血管张力变化会显著影响无创血压测量的准确性:
测量原理限制:动脉张力测定法是根据传感器与动脉血液中的压力成正比,换算得到收缩压和舒张压,虽然换算简单,但是该方法需要借助袖带充气来完成,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
血管状态影响: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病,会导致血管壁变厚、变硬,从而影响血液流动。在动脉硬化的情况下,血压测量可能出现误差。
体位因素:患者躺着时交感神经兴奋,下肢血管张力有所下降,心脏收缩减弱,均可导致血压降低。
体温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体温变化对无创血压测量结果有显著影响:
温度需求:无创血压实验需要提高受测体周围环境的温度。理论上,较高温度时,测量血压的效果很好。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鼠尾的血量来控制大小鼠的体温。
温度过高影响:当体温高于正常值时,流经鼠尾的血液就会散掉多余的热量。体温越高流经鼠尾的血液就越多。研究发现,加热大鼠的温度高于32摄氏度,小鼠温度高于34摄氏度时,会产生热应力,动物的热量就会损失一部分,影响了真正的血压值(改变了差不多+/-12-28 mmHg)。
低温影响:当体温降低时,尤其是在35°C以下,身体的代谢活动可能减缓,导致外周血管收缩。这种变化可能会使得血压测量值偏高。
综合影响因素分析
心率变化:影响心脏收缩力和血管压力;收缩压和舒张压暂时性上升
血管张力:影响动脉壁弹性和血液流动;测量值偏高或偏低
体温变化:影响外周血管收缩和血液流量;±12-28 mmHg
使用建议
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控制环境温度:保持适宜的实验环境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温度影响测量结果。
稳定动物状态:测量前确保动物处于安静状态,避免紧张或运动后立即测量。
定期校准设备:按照厂家建议周期进行专业校准,确保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以减少偶然误差。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