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的土地上赚得盆满钵满,年入4亿、账上趴着130亿现金,背后的掌舵家族却全员手握美国国籍。
他们一边享受国内政策红利和市场资源,一边悄悄筹划海外定居,而这,就是云南前首富李晓明家族的真实写照。
政策风口+本土红利,铺就百亿掘金路
李晓明的商业帝国,从一开始就深深绑定着中国市场的红利。
![]()
因为父亲是云南第一塑料厂厂长的缘故,1958年出生的李晓明比同龄人更早一步接触塑料行业,也是因为这一层关系,他得以顺利进入昆明塑料研究所,26岁就成了副所长,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副所长远远满足不了李晓明的野心,31岁那年,他借着国家公派留学的机会前往美国深造,有所学之后没有第一时间回国,而是选择留在那里的企业工作,为日后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6年,李晓明看准国内市场经济的蓬勃势头,带着美国的技术和资金回到云南创业。
![]()
云南烟草产业集中,借助这样的优势,李晓明得以顺利创办红塔塑胶,这个厂子主要就是负责生产香烟包装用的塑料薄膜。
彼时国内烟草行业需求旺盛,加上他的技术优势,公司很快成为红河、红塔等知名烟企的核心供应商,轻松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如果说塑胶行业是李晓明积累第一桶金的关键,那么新能源产业才是他成为著名富豪的最佳风口。
![]()
2016年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需求爆发,李晓明果断转型,通过收购整合成立恩捷股份,专攻锂电池隔膜。
凭借政策补贴、国内庞大的电池厂需求,恩捷股份迅速崛起,产品供应宁德时代等行业巨头,全球市场份额一度达到50%。
巅峰时期,公司年营收近80亿,家族年分红加薪资高达4亿,账上现金更是堆到130亿,成为名副其实的“吸金机器”。
![]()
美籍身份藏不住,国内捞金海外安家
就在恩捷股份的业绩一路飙升时,一个隐藏多年的秘密被曝光。
万万没想到,李晓明家族一共六名核心成员,其中五人都是美国籍,并且他本人更是早早就拿了绿卡,唯一保留中国国籍的是他的弟弟李晓华,但此人也有美国永久居留权。
这个发现让公众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的商业家族,早已是“美国人”。
![]()
更令人唏嘘的是,李晓明家族一边在国内疯狂掘金,一边把生活重心搬到了海外。
他们在美国波士顿购置豪宅,子女全部在美国上学,日常购物、生活都在海外,只有打理生意时才会飞回国内,甚至通过会议远程指挥。
弟弟李晓华保留中国国籍,看似留守国内,实则是为了更方便地对接政策、拓展业务,享受国内的商业便利和福利。
![]()
面对外界的质疑,李晓明曾轻描淡写地回应:赚钱是自己的本事,移民是自己的自由。
这番话看似理直气壮,却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他的财富积累,离不开中国的政策扶持、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优质的本土资源。
![]()
如果没有国内烟草行业的需求红利,没有新能源产业的政策倾斜,没有宁德时代等国内企业的订单支持,他的商业帝国根本无从谈起。
这种“吃中国饭、砸中国碗”的做法,自然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适。
![]()
百亿套现疑“跑路”,市场信心遭重创
嘴上说着不会“跑路”,李晓明家族的行动却暴露了真实想法。
从2020年开始,他们开启了大规模的减持套现模式:2020年减持1421万股,套现超9亿元;2021年再减持302.76万股,套现约4.4亿元;
2022年更是一次性减持1045.14万股,套现25.9亿元,短短几年间,家族累计套现近40亿元,加上股票质押,总金额高达上百亿。
![]()
大规模减持直接引发了市场震荡,恩捷股份的股价从巅峰时期的318元跌至不足30元,市值从3000亿缩水到不足300亿,无数中小投资者血本无归。
深交所多次发函问询,证监会也重点关注,质疑其减持行为是否损害中小股东权益,但李晓明家族仅以“个人资金需求”为由敷衍回应。
更有传闻称,他们曾计划将公司迁至美国,只因遭到美国本土企业排挤才作罢,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信任感。
![]()
雪上加霜的是,2022年11月,李晓明和李晓华因涉嫌收购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和利益输送,被警方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
虽然半年后解除了强制措施,但公司的商业信誉已跌至谷底,128亿定增计划搁置,公募基金纷纷减持避险,曾经的行业龙头陷入经营困境。
神话落幕,财富缩水与信任难回
如今的李晓明家族,早已不复当年的风光。
![]()
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公布,上面显示李晓明家族财富只剩100亿,这组数字在普通人看来还是不可企及的,但是相较于李晓明家族巅峰时期的725亿来说显然是不值一提。
恩捷股份2025年上半年预亏近亿,营收持续下滑,国内产能闲置,只能依赖海外订单勉强支撑。
表面上看,财富缩水是因为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升级换代加速,但深层原因是信任的崩塌。
![]()
当公众发现这个靠中国市场发家的家族,早已把国籍和家安在海外,却还在国内疯狂套现,自然会用脚投票。曾经被追捧的“商业神话”,最终因伦理失范而黯然落幕。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商业活动固然可以没有国界,但是企业家却不能没有底线。这句话放在李晓明身上颇为适用,既然在中国市场赚钱,就应该遵守我们的规则,回馈滋养自己的市场。
![]()
如果只想着利用政策红利捞金,赚够了就拍屁股走人,这样的商业模式终究难以长久。
如今,恩捷股份还在靠着研发投入和海外订单苦苦支撑,但失去的信任再也难以挽回......
参考资料: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