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备受全球舆论关注的爱泼斯坦案再次迎来重大反转——当地时间11月18日,“爱泼斯坦”这个名字,数小时内在美国国会山制造了一幅罕见画面:众议院以427票赞成、1票反对的压倒性票数通过《爱泼斯坦档案透明法案》,参议院随后通过一致同意程序“秒过”众议院版本。按规定,该法案需特朗普签署后方能生效。一位白宫高级官员称:“法案送达白宫后将被立即签署。”
16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表示,他支持公开爱泼斯坦所涉案件的相关文件。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称,这标志着特朗普一改以往反对态度,立场发生“戏剧性转变”。针对爱泼斯坦文件公开法案,特朗普为何态度180度大转变?背后都蕴含着哪些暗战?法案通过对于特朗普及其阵营会造成哪些影响?所有人期待的真相真能彻底走到阳光下吗?上游新闻根据公开报道进行了梳理。
起因:爱泼斯坦案被重新炒热,成两党新战场
12日,美国国会在休会近两个月后复会。众议院监督委员会当天公布数万页爱泼斯坦案文件,致一度沉寂的爱泼斯坦案,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民主党和共和党人轮番公开爱泼斯坦案部分文件,互相指责对方阵营的高层人物与爱泼斯坦有关联,甚至与其性犯罪有瓜葛,包括特朗普、民主党籍前总统克林顿、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和白宫前法律顾问凯瑟琳·鲁姆勒等曾供职于民主党政府的官员。
![]()
美众议院投票通过要求司法部公开全部爱泼斯坦案文件。央视新闻
在民主党人公布的数封邮件中,爱泼斯坦指认特朗普对其性犯罪知情,曾与爱泼斯坦案主要控告者(受害女性之一)弗吉尼娅·朱弗雷“共度数小时”。共和党人作为“对冲”公布的两万多页文件则显示,爱泼斯坦与前财政部长萨默斯和白宫前法律顾问鲁姆勒等曾供职于民主党政府的官员通信,其间多次贬低特朗普。
14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写道:“爱泼斯坦是民主党人,是民主党而非共和党的麻烦。”他呼吁司法部调查爱泼斯坦与克林顿、萨默斯和民主党大金主霍夫曼以及美国摩根大通公司等“其他许多人和机构”的关系。
原本外界以为,美国政府重开后的首要任务是补救“停摆”损失,但现实是,国会第一时间打响的,却是围绕“爱泼斯坦档案”的又一场党派战,“愈发折射出美国政治在高强度对立之下持续加深的失效感。”
反转:特朗普180度大转变,参众两院“秒过”只差总统签字
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反先前立场,呼吁共和党众议员投票支持公开爱泼斯坦案文件,“因为我们没什么可隐藏的”。
![]()
10月5日,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返回白宫。新华社
此前数月,特朗普一直反对公开爱泼斯坦案相关文件,称爱泼斯坦案是“民主党的骗局”。他甚至因此与支持公开这些文件的昔日“铁杆支持者”玛乔丽·泰勒·格林决裂,斥其为“叛徒”、共和党的“耻辱”。美联社称,为阻挠这项提案,特朗普批评那些签名支持提案的共和党议员,甚至主动联系两位共和党议员到白宫,试图说服他们。
多家媒体报道认为,特朗普态度之所以出现180度大转变,是由于可能有数十名共和党众议员不顾党内高层指令、愿意在即将到来的表决中投票支持公开爱泼斯坦案文件。
相关法案的发起人之一、共和党众议员托马斯·梅西16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有100名甚至更多共和党众议员会投票支持该法案,要求司法部公开全部爱泼斯坦案文件。
按照规定,参众两院通过该法案后,尚需总统特朗普签署后方能生效。一位白宫高级官员称:“法案送达白宫后将被立即签署。”
回顾:爱泼斯坦打造“萝莉岛”,美国权贵的黑暗秘密?
爱泼斯坦1953年生于美国纽约,早年曾任高中教师,后踏入金融界成为“大亨”,在美国政商两界人脉极广。他在美属维尔京群岛拥有一座私人岛屿,外号“萝莉岛”,以招募按摩师为由诱拐年轻女孩提供性交易,供权贵阶层享乐。
![]()
爱泼斯坦打造的私人岛屿,外号“萝莉岛”。央视新闻
2024年年初,多份法庭解密文件陆续公开,披露了上百名与“爱泼斯坦案”有关联的人物身份,涉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英国安德鲁王子、以色列前总理巴拉克等权贵;也涉及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演员凯文·史派西等文艺界名流。
据央视网,“萝莉岛”前员工斯库利说:“每隔一个月,我都能看到有客人来岛上,其中总有年轻女孩。有一次我看到一个陌生男人和三个女孩,三个女孩都没有穿上衣,那位先生是全裸的,我马上离开了。”事后公开的法庭文件显示,被带上“萝莉岛”的未成年女孩们,会被要求穿上维密品牌的泳衣和睡衣,被迫遭受性虐待。一名代号“无名氏3号”的原告称,她被爱泼斯坦“以性目的介绍给多名有权有势的男人,包括著名的美国政客、企业高管以及外国政要”。
2019年,爱泼斯坦因涉嫌进行性交易及合谋拐卖未成年女性被捕并被起诉,在狱中等待审判期间离奇死亡,留下重重疑问。当时,狱方称死因是上吊,“疑似自杀”,但没有透露更多细节,引发广泛质疑。
2023年6月,美国司法部督察长办公室公布调查结果,称“没有谋杀迹象”,并将其死亡归咎于联邦监狱管理局的疏忽和不当行为。但舆论对此并不买账。有声音指出,爱泼斯坦留有“客户名单”用以勒索有权势同伙。
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前,特朗普曾表示要公布涉及“萝莉岛”的大人物名单,该名单被指包括一些知名民主党人士或支持者。今年2月,美国司法部部长邦迪也在采访中表示,这份“客户名单”就摆在她的办公桌上等待审查。不久后,她邀请右翼人士前往白宫获取爱泼斯坦文件的“第一阶段”内容,但因其中几乎没有新爆料,这场活动反响平平。
反转出现在7月7日。美国司法部突然宣布:爱泼斯坦的死因为自杀,且未发现所谓“客户名单”的证据。这一表态与邦迪此前的言论截然相反。更引发争议的是,司法部还公布了监控录像,称其证明爱泼斯坦死于狱中,但这段视频缺失了一分钟的片段内容。
美媒指出,这是特朗普政府首次正式驳斥有关爱泼斯坦的犯罪活动及其死亡的“阴谋论”。许多保守派公众人物则抨击政府缺乏透明度,因为这原本是特朗普曾答应过的事。亲特朗普的著名人士亚历克斯·琼斯称:“这绝对令人作呕。”福克斯新闻前主持人塔克·卡尔森则指责司法部想要“扼杀真相”和“侮辱民众”。
焦点:特朗普、克林顿、安德鲁等多位政要名人卷入
据央视新闻援引《华尔街日报》报道称,2003年爱泼斯坦过50岁生日时,众多名流给爱泼斯坦写了生日祝福语,其中就包括特朗普。他给爱泼斯坦的信中,含有不雅插画并提及两人之间共享“秘密”。
![]()
7月17日,英国伦敦,活动人士张贴一张印有美国总统特朗普和爱泼斯坦的海报。视觉中国
对此,特朗普“强烈否认”上述报道,称是假新闻。他还选择起诉媒体大亨默多克及其旗下的《华尔街日报》等相关方,并索赔100亿美元。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首次独家披露称,美国总统特朗普于1993年举行婚礼期间,备受争议的美国富商爱泼斯坦曾出现在现场。特朗普反复斥责这是“假新闻”并挂断采访电话。
爱泼斯坦的弟弟马克曾透露,爱泼斯坦生前掌握着有关特朗普和克林顿夫妇极具煽动性的猛料。根据飞行日志,特朗普曾7次乘坐爱泼斯坦的私人飞机,往返于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和纽约。在1994年的一次飞行中,特朗普还带上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马拉·梅普尔斯同行。
据报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多次搭乘爱泼斯坦飞机,同样否认对其性犯罪知情。克林顿发言人称,11月公布的新文件证实克林顿“没做任何事,什么都不知道”。
公开报道称,“萝莉岛”前员工斯库利表示,有时候岛上会来一些大人物,他看到克林顿和爱泼斯坦在客厅的门廊边聊天。那是爱泼斯坦最喜欢的地方,旁边没有其他客人。但克林顿否认曾经登岛。20214年1月,克林顿的发言人强调,克林顿在与爱泼斯坦交往时,对其可怕罪行一无所知,“双方上一次联系是将近20年前的事”。白宫的访客日志显示,在克林顿执政时期,爱泼斯坦至少17次访问白宫。
11月6日,美国国会民主党人正式致函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的弟弟安德鲁,要求其就爱泼斯坦相关案件接受问询。
据报道,安德鲁被指认与爱泼斯坦关系匪浅,曾在爱泼斯坦名下豪宅与未成年女性发生性关系。但这类说法遭安德鲁否认。关键证人及受害者之一的弗吉尼娅·朱弗雷已于今年4月自杀身亡。安德鲁的丑闻持续冲击英国王室声誉。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已宣布剥夺安德鲁的尊号、头衔和荣誉,并通知其搬离王室住所。
2006年3月,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在邻近岛屿参加学术会议后,曾受邀登上“萝莉岛”吃烧烤。最新解密的法庭文件还显示,迈克尔·杰克逊也曾前往爱泼斯坦位于棕榈滩的豪宅,但并未接受“按摩”,杰克逊也从未因此受到任何不当行为指控。
受害者弗吉尼亚回忆,“不是所有男人都会参与(非法活动),我见过有些人来到岛上,只是单纯吃了顿午饭或晚饭,并没有停留太久。”
影响:爱泼斯坦案已让MAGA阵营撕裂
据报道,此前一直反对公开这些文件的共和党众议院议长约翰逊称,要求公开这些文件是民主党人的“小伎俩”,“特朗普总统清白无辜,并不担心这件事。我一直和他保持联系,这件事与他无关。他感到沮丧的是,他们把这件事政治化了。”
![]()
这是美国纽约州性犯罪者登记处提供的杰弗里·爱泼斯坦的照片。新华社/美联
据报道,围绕是否应公布“爱泼斯坦案”相关文件一事,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选民“基本盘”——“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阵营内部质疑和不满声不断。
特朗普阵营得力干将、共和党籍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11月在社交媒体上说,自己要求公开爱泼斯坦所涉案件档案,因此惹怒特朗普,招致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对她展开言语攻击。由于特朗普的“煽动和怂恿”,她的人身安全面临威胁。
关于特朗普先前的立场,共和党众议员托马斯·梅西认为,特朗普在“试图保护一帮有权有势的朋友、富豪和他竞选活动的资助者”。法案的另一名发起人、民主党众议员罗·康纳则认为,特朗普对格林等支持公开文件的共和党众议员不依不饶,是为自己余下任期“种下恶果”。他说,特朗普此举完全脱离了支持他个人的选民“基本盘”。
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联邦众议员拉尔夫·诺曼也支持要求司法部公布更多信息,他警告说,如果特朗普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不更加透明,可能会在政治上对他不利。
《纽约时报》发表评论称,特朗普支持者阵营正因爱泼斯坦而“撕裂”。有分析认为,爱泼斯坦文件事件是特朗普执政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
特约评论员张腾军认为,MAGA阵营内部围绕这个问题确实正在出现分裂。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关乎诚信的问题,是一个关乎是否要掩盖事件真相的问题。所以,如果特朗普任由这个案件就这样被草草平息,将会损伤他的基本盘,进而直接影响到2026年的中期选举,乃至未来2028年的选举基础。这对于共和党的长期发展而言,是相当不利的;对特朗普接下来的执政,恐怕也会产生更加消极的影响。
前瞻:法案从通过到落实,真正的争议可能在后面
对受害者和普通公众而言,该法案的通过无疑是意义重大的胜利:多年控诉后,国会终于用一部法律向司法部下达了“打开文件柜”的命令,并写明了时间表和不得遮掩的理由。但这并不等于所有人期待中的真相都会自动走到阳光下。
![]()
共和党众议员格林因坚持要求公开爱泼斯坦档案而与特朗普发生激烈冲突,显示共和党阵营内因此出现裂痕。央视新闻
首先,法案给司法部留下了不小的操作空间。哪些细节会被视为“正在侦办、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内容,可以保留(不公开);哪些名字可以因为“保护无辜第三方”而被涂黑,其判断权仍主要掌握在行政部门手中。换句话说,从国会强制公开,到社会真正看见什么,仍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司法部如果选择“技术性执行”,在内容上用大片黑条掩盖掉关键节点,那么舆论的下一轮争论,很快就会从“要不要公开”转向“到底遮了多少”。
其次,该法案开创的是一个危险但又难以避免的先例:国会可以围绕某一高度政治化的案件,通过专门立法要求行政部门集中公开档案。支持者认为,这是在给被各种利益绑架的司法体系“纠偏”。反对者则表示,一旦这种模式常态化,任何重大刑事案件都可能被拉入政治争斗,给证人保护、侦查手段、执法合作带来额外压力。
爱泼斯坦档案公开,也许无法治愈美国政治的伤口,但它至少迫使华盛顿承认:有一些东西,不能永远锁在柜子里。
上游新闻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中新社、环球网、直新闻、湖北广电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