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华商基金)
11月已过半,2025年仅剩下四十多天,我们一同见证了上证指数从年初的3200点附近一路颠簸又韧性十足地攀向4000点。然而,在上证指数上涨17.54%的年份里(来自万得信息,截至2025.11.18),依旧有投资者感到焦虑,毕竟,今年以来市场行情的分化与切换总是让人措手不及。
万得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15个行业涨幅跑赢上证指数,占比未过半,有色金属、通信、电力设备三个行业涨幅超过50%,而食品饮料行业却逆势下跌3%,不仅是年内至今账面上唯一负收益的行业,更是严重跑输大盘指数。
![]()
年初以来各行业(申万一级)涨跌幅
![]()
那些年普涨的行情并未在今年上演,行业之间的冷热不均让投资者体感各不相同。如果投资者持有的是排名靠后的行业,逆水行舟之下确实很难有获得感。
回看今年以来市场风格,上半年高股息与小微盘股交替上涨演绎“杠铃”风格,下半年市场风格突变,AI、芯片涨幅明显,“双创”在三季度成为绝对主线。
时间来到10月底,这种行业与风格的忽冷忽热更是让权益市场投资者倍感压力。10月29日沪指年内首度收盘站上4000点时,市场还是领涨的还是科技成长风格。在经过6个交易日的盘整后,11月6日,沪指第二次冲击4000点,AI产业链陷入调整,这一次市场的风吹向了石油石化、煤炭等传统行业。时间来到11月10日,沪指近期第三次站上4000点,沉寂已久的大消费板块集体爆发。短短两周时间里,沪指每冲击一次4000点,市场风格就迎来极致切换。
但是,谁又能预测明天市场的涨跌呢?想要真正把钱赚到口袋里,靠的当然不是预测,哈里·马科维茨给出了答案——多元资产配置。
聊到配置,大家或许多少有些了解,从宏观视角的全球大类资产配置,到具体操作层面上的股、债、商品等,配置的策略很多,适用于不同风险偏好水平的投资者。
但身处当下,不少投资者的痛点或在于,年初以来持仓跟不上大盘指数涨幅,大盘指数横盘震荡期间收益仍在缩水。因为锚定了权益市场指数,这类投资者账户收益始终与指数表现存在差异,即使账户收益为正,也很难从中产生“获得感”。
想要解决这个痛点,首先还是根据每个投资者实际情况出发,重新评估自己的投资风险偏好水平,毕竟在行情大涨时,总有投资者会在乐观情绪渲染下忽视自己的风险偏好,投资与自己风险偏好水平不匹配的产品,账户浮亏很容易影响心态。
对于久经市场经验丰富的投资者来说,即使持有了匹配自己风险偏好水平的产品,也可能会在各行业板块轮动间感到力不从心。如何配置才能有提升获得相对稳定收益的可能性,同时降低市场震荡、风格切换带来的影响呢?
“固收+”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其股债搭配机制,解决了投资者在当下市场环境中“获得感”不足的问题。
其实长期来看,以一级债基、二级债基为代表的“固收+”基金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将市场的不确定性力争转化为收益的相对确定性,相较于主动权益基金与纯债基金,展现出显著的不对称收益特征。在权益市场表现占优时中,它比纯债基金更具弹性,不会缺席市场的上涨;而在权益市场震荡调整时,纯债部分的打底又让它比偏股基金更显从容,缓和了大起大落的波动,更是避免了权益市场内风格切换的焦虑。
“固收+”产品通常以债券资产构建安全垫,辅以股票、可转债等权益类资产增强收益。但其内部仍存在不同的风险定位。
例如胡中原在管的华商安恒债券基金(A类:020521 C类:020522)属于夏普比率较高的“固收+”基金,通过动态调整股债比例,展现出较为优秀的风险收益比,据基金三季报数据显示,该基金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为6.19%。“固收+”基金中“+”的比例不同自然会带来不同的投资体感,投资者在挑选产品时除了关注收益水平,更要重视与收益一体两面的波动。
对于部分风险偏好较低投资者来说,一方面希望能够分享到权益类市场潜在的超预期收益,然而权益市场的风浪或许比想象得要大,“固收+”基金或是这类投资者的更理性的选择。
短期内,权益市场处在业绩与政策真空期,震荡行情或会反复。从更长远的资产配置角度出发,置身于经济转型的时代浪潮,低利率环境持续的时间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长,追求稳健的“固收+”基金或是财富管理需求中追求“获得感”的较优选择。
数据说明:“固收+”策略指以固定收益为本的同时,辅以权益资产,力争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长期稳健回报。截至2025.09.30,胡中原具有11.2年证券从业经历(其中3.5年证券交易经历,1.2年证券研究经历,6.5年证券投资经历)。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不代表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恪尽职守、谨慎勤勉的态度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经理以往的业绩不构成新发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以上内容不代表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敬请投资者选择符合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的产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