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读懂储能
![]()
再获海外GWh级订单。
©图源|LEAG
文|王璟 编辑|杨倩
来源|太瓦储能
德国东部Boxberg的旧电厂遗址上,一座象征欧洲能源转型方向的巨型储能电站即将崛起。
「太瓦储能」获悉,近日,海博思创德国子公司与LEAG Clean Power GmbH正式签署EPC合同,签署EPC合同,拿下这项名为“GigaBattery Boxberg 400”的电网级储能项目,按0.9-1.4元/Wh的行业报价计算,订单金额约14.4亿至22.4亿元。
该项目将融入LEAG集团的“GW工厂”综合能源枢纽规划,成为欧洲规模最大的电池储能设施之一。
项目选址于一年前拆除的旧电厂冷却塔遗址,本身就成为能源转型的生动注脚。
此次出海的核心竞争力源于海博思创的技术积淀。项目将采用专为欧洲市场定制的HyperBlock III 4小时储能系统,该产品融合液冷技术与智能能源管理方案,既能适应欧洲复杂气候条件稳定运行,又能兼顾运行效率与调控灵活性,其安全性能完全满足电网级应用的高可靠性要求。
作为EPC总包商,海博思创将提供“交钥匙”全链条服务,项目投运后将承担区域电网支撑、可再生能源并网、能源供应保障三大核心职能。
据了解,海博思创的本土化布局为订单落地筑牢根基。海博思创已在德国法兰克福设立区域总部,并在德国与芬兰布局运维中心,通过分级响应机制实现项目问题快速响应。创始人张剑辉表示,通过在关键市场建立本土团队,公司能快速响应区域需求,这一策略正支撑其向“3-5年海外业务规模与国内持平”的目标迈进。
这一“Global+Local”(全球本土化)策略,叠加其在欧洲的成熟项目经验——包括德国国王湖(10.35MW/22.36MWh)、瓦尔特斯豪森、柯尼希塞独立储能电站,以及瑞典斯德哥尔摩储能调频项目等,使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作为全球一级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海博思创的海外拓展已进入爆发期。截至目前,公司全球已完成超400个储能项目,总部署规模超45GWh。
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营收达45.22亿元,同比增长22.66%,其中境外收入高速增长;预计全年海外出货3-5GWh,占总出货量目标(30GWh)的15%,且65%的海外收入来自欧洲市场,35%来自东南亚与澳洲。
近期,海博思创海外订单的密集落地印证了其战略成效:
今年以来,与欧洲开发商Repono达成1.4GWh储能项目战略合作,计划2027年前完成交付;与新加坡Alpina签约,未来三年供应5000套充储一体机切入亚太市场;在南欧希腊落地45MWh项目,在波罗的海地区的爱沙尼亚、立陶宛拿下7MWh、20MWh订单,更在非洲科特迪瓦为三座工厂构建“光伏+储能+柴发+市电”构网微电网。
“技术输出+本地化运营”的双轮驱动,搭配稳固的供应链保障,构成了海博思创的出海护城河。今年以来,该公司已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达成战略合作,锁定未来三年不低于250GWh的电池采购量,有效规避电芯断供风险并强化成本优势。
海博思创的布局恰逢德国储能市场的转型风口。
据德国联邦网络局数据,2024年德国储能接网申请激增至400GW,电网运营商已批准46GWh中压储能并网;截至2025年中,德国电池储能总装机近14.5GW,容量超22GWh。
当前德国储能市场正从户储主导向大储引领转型,2024年大型储能(1MW以上)装机达2.3GWh,预计2026年将实现五倍增长。
此次合作方LEAG集团是德国第二大电力生产商,其旗下LEAG Clean Power聚焦电池储能与创新电厂业务,正推动集团从传统能源商向能源转型企业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LEAG同期还与Fluence达成GigaBattery Jänschwalde储能项目合作,容量高达1GW/4GWh。两大巨头的同步布局,凸显了德国作为欧洲储能前沿市场的战略地位。
据InfoLink最新出炉的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储能系统出货排名,海博思创排名全球第六,其中,大储领域为全球第五。
![]()
从单一产品输出到“技术+品牌+运营”的综合价值输出,海博思创在德国的突破,正是中国储能企业出海升级的缩影。
随着欧洲能源转型加速,凭借技术积累与本地化能力,中国储能龙头已在全球能源变革中占据关键位置。
入群 ·爆料 ·商务
请加小助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