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祝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将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作为重点攻坚任务,织密三级林草管护网络,盘活绿色资源,推动禁牧补奖、草种产业、品种改良多点突破,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同时,让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
炭山岭镇护林员徐大文已在崎岖山路上巡护三年,这里的每一片林草他都了然于胸。
天祝县炭山岭镇护林员徐大文:我管着796亩林地,每天走3公里山路,防火、防虫、捡垃圾,都得操心。现在山绿了、水清了,野生动物也多了,看着这样的变化,再累也感觉值得。
天祝县745名林长牵头,1513名生态护林员、175名草管员一线守护,构建起县、乡、村三级管护体系。截至目前,县上已累计为生态管护人员发放劳务报酬5204.72万元,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与生态扶贫的双赢。
天祝县炭山岭镇护林员徐大文:我们不光巡山护草,还得学防火技能、懂病虫害监测,县里每年组织多场培训,我们都能学到真本事。
![]()
生态屏障越牢,绿色产业越旺。在炭山岭镇的草原上,生金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贺保年正给圈养的羊添饲草。
天祝县炭山岭镇生金养殖合作社负责人贺保年:以前全年放牧,草场也不够吃,牛羊也长不好。现在夏天放3个月,其余时间圈养,还能拿到草原生态补奖资金。
如今,天祝县160万亩禁牧面积、427.11万亩草畜平衡面积覆盖19个乡镇,每年4.33万户农牧民能领到4898万元补奖资金。草产业的蓬勃发展更让牧民受益,全县25家草种企业年加工销售草种2500吨、饲草1万吨,产值达2亿元,人工治理后的草场亩均价值从50元跃升至200元,“以前靠天吃饭,现在靠草生金”成为牧民们的共识。
![]()
为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富民优势,天祝县深化改革拓宽路径。
天祝县林草局副局长杨承业:我们在全市率先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清理规范16个乡镇105个行政村1953宗历史遗留问题,为135宗林地办理不动产证,让绿水青山有了“产权密码”。
生态保护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生态提质与民生增收相辅相成的双赢题。
天祝县林草局副局长杨承业:我们将继续守牢生态安全屏障,推动林草产业提质增效,让祁连山的绿水青山持续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全媒体记者:冯曼拉吉李元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