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1月14日,当日本政客抛出涉台挑衅言论,中国外交部迅速发布安全提醒。
理论上,这足以劝退大部分游客,但现实却是,赴日航班依旧繁忙,东京羽田机场的中国游客络绎不绝,甚至有人穿着和服在浅草寺拍照。
关键是,他们给出的理由都很相似。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东京机场人未减,预警为何失效?
当高市早苗声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时,让本就复杂的中日关系瞬间降到了冰点,中国的反应可谓迅速且果断。
外交部立即发布安全提醒,文旅部门更是直接建议游客近期最好不要去日本,各大航空公司也心领神会,纷纷开放了免费退票的通道。
摆明了是想劝大家别去凑这个热闹,按理说,国家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大家应该会响应号召,暂时取消去日本的行程。
![]()
可谁都没想到,在东京的机场里,中国游客还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日本媒体的镜头捕捉到的画面更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在东京浅草寺,穿着和服拍照留念的中国面孔随处可见,在壮丽的富士山下,举着自拍杆录制短视频的中国游客也一点没少。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整个事情看起来特别荒诞,就好像国家的苦口婆心,在这群人面前成了耳旁风。
![]()
更有甚者,在日本媒体的镜头下,来自上海的一位中年游客坦言,国家只是预警,又没有禁止,他自己觉得日本很安全。
这些画面和声音,被日本媒体大肆渲染,传递出一种“中国官方的警告在民间根本没人听”的信号。
这就好比,咱们国家在前面摆开阵势,严正交涉,可后方却有人跑到对方阵营里去消费送钱,这不仅让我们的战略部署显得有些尴尬,也让日本那些右翼政客更加有底气。
![]()
2025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中国赴日游客贡献了6.9156万亿日元的消费,撑起了日本国际旅游收入的近六成,可以说日本旅游业的“救命钱”都不过分。
更深层的警示在于,日本近年来不断扩张军费,将防卫费提升至GDP的2%,这笔巨额开支的重要来源之一,正是旅游业收入。
不是不听劝,是“走不了”也“舍不得”
当然,将所有坚持赴日的游客都打上“不爱国”的标签是简单粗暴的,在那些看似“固执”的选择背后,有着复杂而真实的个人考量。
![]()
最常见的理由是“走不了”,因为行程早就定死了改不了,不少人几个月前就开始准备,花了好几个月挑航班、选酒店。
每天去哪玩都规划得明明白白,就等着休年假出门,结果关系一紧张,想取消却傻了眼:酒店退改费高得吓人。
日本很多酒店退订要扣一半钱,这些钱都是大家上班攒的辛苦钱,谁也不想白白扔掉,北京有位游客的话很具代表性。
“为这趟旅行我攒了一年年假,全家老小的票和酒店都订好了,现在取消,之前的功夫全白费,还得亏好几千,我实在接受不了。”
![]()
就因为这种“钱都花出去了”的心理,加上不少人就算知道有风险,还是硬着头皮去了,这是理性的经济计算,而非纯粹的政治对抗。
其次是“舍不得”,日本旅游市场的成熟度和高性价比,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日本在旅游服务、基础设施、自然景观和文化体验等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
加上近年来日元汇率波动带来的消费红利,现在1块人民币能换20.6日元,相当于东西打了五折,药妆店的护肤品、电器城的相机,比国内便宜三成到五成。
![]()
代购和爱购物的人根本顶不住,这种消费的诱惑力,对于精打细算的普通家庭而言,确实难以抗拒。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认知的差异,特别是年轻群体,他们的认知逻辑与上一辈截然不同,日本流行文化对年轻群体的渗透,显著降低了他们对地缘政治的敏感度。
近年来,日本动漫、游戏、影视等文化产品在中国年轻人中拥有广泛受众,近期上映的《鬼灭之刃》票房火爆,就是最好的证明。
![]()
这种长期的文化接触,让很多年轻人对日本的认知更偏向于生活层面的“精致”与“有趣”,而对历史伤痛、地缘政治冲突等严肃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敏感度。
一个人的旅行,一群人的“输血”
理解这些理由,不等于认同这些行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无数个体的“小”选择,汇聚起来就可能对国家产生“大”影响。
最直接的后果是经济上的“输血”,中国游客在日本购买的化妆品、电器,品尝的美食,所花费的每一分钱,最终都通过税收等方式,成为了日本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部分。
![]()
这笔不断膨胀的军费开销,钱从哪里来?旅游业带来的巨大收入,无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这笔钱,最终都可能间接转化为日本扩充军备、干涉台海问题的“底气”。
这是一种隐形的“战略对冲”,当我们的外交部门在前线为捍卫国家核心利益而奋力博弈时,部分同胞的消费行为却在客观上为对方输送了“弹药”。
这削弱了我们国家的外交筹码和博弈底气,使得我们的严正交涉显得有些被动,也让日本右翼政客产生“对华强硬无代价”的错误判断。
![]()
日本媒体显然深谙这一点,他们兴奋地报道“中国游客无视预警赴日”的现象,刻意渲染“中国社会不买账官方警告”的氛围。
这种操作,不仅在国际上弱化了我国的外交立场,更在国内制造了群体对立,撕裂了社会共识,其危害远超经济层面。
我们的国民风险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爱国者的新课题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简单的道德批判和情绪化的抵制口号,显然已不足以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更成熟、更具建设性的理性态度。
首先要明确,国家的预警不是“禁足令”,而是“安全提示灯”,它告诉我们哪里有坑,哪里有风险,目的是保护每一个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非限制个人自由。
因此盲目地“逆向而行”,不是勇敢,而是对自身安全的不负责任,其次,我们必须提倡“负责任的个人选择”原则。
![]()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个人消费行为都不再是纯粹的个人事件,它具有了某种政治属性,会对国家利益产生外溢效应。
在做出选择前,我们不仅要算个人的经济账,更要算一算可能产生的“政治账”、“国家账”,这并非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圣贤,放弃个人喜好。
而是希望每个公民都能在享受全球化便利的同时,具备基本的“大局观”和“风险意识”,正如专家所言,我们需要培养的是“既有全球视野,又懂国家利益的‘世界公民’”。
![]()
更深层次地看,此事折射出中国全球化2.0时代公民教育的滞后,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从简单的情绪引导,升级为复杂的理性思辨。
要教会年轻人如何在欣赏异国文化的同时,不忘历史的伤痛;如何在享受个人权利的同时,不忘记对国家应尽的责任,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未来的世界,类似的“个人-国家”冲突只会越来越多,建立一套“国家-公民利益协调机制”,比如提供更精准的风险提示、更便捷的损失补偿、更丰富的替代方案,或许比单纯的道德呼吁更为有效。
![]()
结语
理解赴日游客的无奈,不是为“输血”行为开脱,而是为了找到更有效的引导方式,而非简单的道德批判。
未来此类冲突只会增多,构建“国家-公民利益协调机制”,比情绪化的争论更具建设性。
真正的爱国,或许就是在看清全局后,依然选择那条最艰难但最正确的路。你认为呢?
#2025百度军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