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劳动观
工会社工有前途吗?说实话,光看收入,获得的确实不多,但人总是需要一些情怀的,我觉得,获得和获得感是两回事。就我个人而言,五年工会工作,获得感还是很高的,也蛮满足的。
——梁笑芬
![]()
梁笑芬(右一)走访调研一线职工需求。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许接英 摄
11月的广州,秋意裹着暖意。上午10时,梁笑芬和同事准时出现在金鲨游泳馆门口。“芬姐来啦,快进来坐!”泳馆工作人员一眼便认出她,热情地迎上前招呼。
这样的走访,梁笑芬每个月都要跑上好几趟。自2020年当选广州市番禺区体育行业工联会主席以来,五年间,她的足迹遍布辖区内上百家体育企业。她用脚步丈量需求,更用专业与真诚,在企业与职工之间,稳稳地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老板教育”是关键
在金鲨游泳馆的办公室里,梁笑芬没有直奔工作主题,而是先和企业负责人围坐品茶,拉起了“家常”。
企业负责人打开了话匣子:场馆高峰期每天接待约1500人,现有职工50人左右,大多是年轻人,他们更看重到手薪资,对缴纳社保的意愿并不高……
“缴纳社保是法定义务,不缴看似省事,实则埋下了隐患。”梁笑芬分享了自己经手的一个真实案例:某场馆一名教练因未缴社保,离职后将企业告上法庭,最终企业不仅须承担赔偿,商誉也受到影响。
她继而点出,体育行业兼职人员多、年轻群体集中,社保意识薄弱是普遍现象,背后是企业规范经营意识不足。顺势之下,她向企业负责人提议:“可以考虑建立工会,让管理更规范,也能减少这类风险。”
“成立工会,对企业有什么好处?”企业负责人抛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只要在职员工满25人,就符合建会条件。”梁笑芬耐心解答,“规范建会不仅能帮企业提前预防劳资风险,还能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反而能帮企业省心省力。”聊完这些,她起身来到训练场边,走到正在轮岗休息的教练员、救生员们中间,细细询问大家的工作状态和权益保障情况。
这样的场景,正是梁笑芬日常工作的缩影。2020年,她加入广州市番禺区体育行业工会联合会,成为一名专职工会社工。在广州,类似的行业工会有100多个,是工会组织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行业有其特殊性:大多是中小微企业,不少企业主由退役运动员转型而来,管理意识和规范理念相对薄弱,“建会”一度被当成负担。
“要把职工服务做好,首先得让经营者理解工会、支持工会,这是关键一步。”她把这个沟通说服的过程,形象地称作“老板教育”。
“真正帮到点子上”
2022年,一家体育教培机构因职工稳岗问题向梁笑芬求助。她深入企业调研后发现,问题的核心在于沟通渠道堵塞:员工反映“问题反馈无门、说了等于白说”,而老板则只盯着KPI完成情况。
对此,梁笑芬建议企业设立“意见直通车”,让员工的声音能够直达管理层。老板将信将疑地建立了“董事长信箱”。没想到,一个月后,信箱里竟收到了20多条意见。企业据此优化管理,员工离职率应声下降,企业业绩也实现了逆势增长。这家企业从此成了工联会的“铁杆支持者”,主动配合各项工作。
“‘老板教育’靠的从不是强硬说教,而是换位思考的真诚与共情。”在梁笑芬看来,工会工作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壮举,更多是日复一日的耐心倾听、细心对接与真心付出。从陌生到熟悉、从怀疑到信任,这份质变的背后,是“坐下来”听诉求、“蹲下来”解难题、“踮起脚”优服务的坚持,是真正戳中职工与企业核心需求的用心。
为了让服务更精准,她牵头为行业量身打造了“能力提升+关爱服务”两大主题体系,每年根据职工需求,开展应急救护、沟通技巧、职业规划等实用培训,同时,常态化组织“送清凉”、心理疏导、联谊团建等活动,让工会的温暖触手可及。
考虑到行业内中小微企业多、分布零散的特点,梁笑芬和同事灵活调整工作节奏。周末本是休息时光,对她而言却是开展活动、深入调研的“黄金时段”。“体育行业的职工周末最忙碌,我们的服务必须跟着他们的时间走,才能真正帮到点子上。”
如今,番禺区体育行业工联会已成功推动47家企业建立入会,覆盖职工超1200人。自2022年起,更是建立起常态化行业劳资沟通协商机制,牵头签订行业工资集体协议,既助推企业依法规范经营,也守护了职工合法权益,实现了行业、企业与职工的共同成长。
“获得感从来不会少”
“刚接触工会工作时,我以为就是‘发发福利、搞搞活动’。”梁笑芬坦言,直到真正深入一线,才读懂“娘家人”这三个字背后沉甸甸的分量:工会不仅是职工权益的守护者、企业发展的同行者,更是无数劳动者职场路上的一盏温暖“晚灯”,照亮大家的前行之路。
五年深耕,她也亲眼见证了行业里诸多可喜的变化。
通过“董事长信箱”解决沟通难题的教培企业成立了工会,专职员工从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100人。“今年,他们特意公费组织核心教练团队去河南许昌胖东来研学,这说明企业真正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梁笑芬欣慰道,“他们还邀请了我,我心里特别感动,觉得自己的工作得到了最珍贵的认可。”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转变管理理念,“以前企业开会,话题绕不开KPI,现在不一样了,会主动询问大家工作的困难,透着实实在在的关怀。”
“做工会社工,不一定能获得物质上的丰厚回报,但精神上的获得感从来不会少!”梁笑芬语气坚定。
展望未来,梁笑芬表示,会继续在工会社工这条路上坚定走下去。她希望通过工会的努力,让更多人看到:那些曾经在赛场上为国争光的体育人,退役后依然带着拼搏的韧劲,在人生的“第二赛场”上续写精彩、发光发热。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许接英)
来源:中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