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棺材楼’通常指厦门鼓浪屿观彩楼,该建筑因北欧式尖顶造型与闽南‘棺材楼’谐音文化得名,现为鼓浪屿地标性历史建筑。
鼓浪屿最神秘的山顶豪宅:
名字被游客称不吉利,曾是岛上第一家旅馆
尽管往返鼓浪屿多次,但对观彩楼这栋别墅,也只是曾听说过,具体位置在哪,如果不借助地图搜索,未必就能够正确地找到。而包括我这个常年逛鼓浪屿的人,虽然也几次从观彩楼旁边走过,但也不知道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棺材楼”。
鼓浪屿的大部分建筑,都已有了百年高龄,所以建于1931年的观彩楼还是比较年轻的一栋别墅。但这栋别墅的知名度,往前几年那也是仅次于岛上的八卦楼、菽庄花园、黄家花园,只不过这几年没有游客再拿着一张地图到处寻找岛上的古迹,而是跟着导游有选择性的参观,而这座别墅位于比较偏僻的位置,所以就渐渐无人问津。
观彩楼位于笔山路6号,是鼓浪屿上海拔最高的一座别墅。说到这栋别墅,就不得不提到海对面的鹭江道。1929年鹭江道第二路段,被海啸袭击导致溃堤,这段前后耗费了70多万余元修建的海堤,又耗费了巨大的代价重建,但又再次出现倒塌。
1931年,一个叫荷兰治港的公司拿下这项修复工程。为了招待远道而来的荷兰设计师,当时厦门让这位设计师自行选址。很快设计师就在笔山路的最高位置上划出了一块地,然后根据自己的设计,由厦门承担建设费用,建造了这一栋别墅。
建成之后的观彩楼,可以鸟瞰鼓浪屿半岛风光,坐在顶楼的窗台前,还可以遥望着太阳坠入海平面的日落壮观景象,以及晚霞景观,于是便有了“观彩”楼的名字。这里风景独好,又可以享受到超国民的待遇,所以这位荷兰设计师一呆就是数年的时间。
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才匆匆离开中国,后又把观彩楼转手卖给了他人,最后接手的原主人是姓陈的一家。据称80年代左右观彩楼被改为鼓浪屿第一家旅馆。
但因为那时的鼓浪屿还未像今天这般游客多,再加上海拔位置高,日常供给物资运输十分麻烦,另外当时的供水技术也并不高,所以旅馆很快就倒闭。不过因其屋顶造型,有墓地棺材的影子,再加上名字谐音,岛上的居民便称它为“棺材楼”。也因为这一奇怪的名字,在2000年左右还吸引不少游客慕名拜访。不过这个名字可不是游客所言的“不吉利”,据说是“升官发财”的意思。|
目前陈氏后人早已搬离多年,但观彩楼却并未被荒废下去。虽然楼房内部看起来有些破旧,但仍然收拾得井井有条,屋内摆放着冰箱、茶具等。我在观察期间,有几位工人出没,询问后才知道这是他们租住在这里。
遗憾的是,由于地处在鼓浪屿最偏僻的笔山路,寻常时间很少有游客到访这里。便是导游带着游客向月光岩走去,也很少停下来向游客介绍这栋近百年老宅的故事。久而久之,观彩楼就逐渐失去了人们关注,沦为一座不起眼的老宅子,可惜了这栋山顶豪宅的存在。
鼓浪屿观彩楼:棺材楼背后的建筑智慧
位于笔山路6号的观彩楼,是鼓浪屿全岛最高的建筑之一。这座建筑背后有着一段充满历史和智慧的故事。️
90年前,厦门新城的建设遇到了许多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著名的爱国华侨李清泉从北欧请来了一位设计师。为了表达对礼仪之邦的尊重,同时也为了让这位外国设计师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李清泉在鼓浪屿上为他建造了一栋房子,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观彩楼。️
那么,为什么楼顶上要放两口棺材呢?其实,这种设计在建筑学中被称为蒙萨顶,而窗户则被称为老虎窗。这种设计在北欧非常常见,因为北欧的天气寒冷,容易下大雪。蒙萨顶的设计是为了减少积雪对房屋的压力。蒙萨顶下面通常会有壁炉,壁炉一升火,屋里就会变得非常暖和,屋顶上的积雪也能快速融化,从而起到保护屋顶的作用。❄️
观彩楼的位置非常好,坐东朝西,可以朝映旭日,目送晚霞,是观看云彩的绝佳位置。因此,许多人喜欢称它为棺材楼,不仅因为外形相似,还因为“棺材”谐音“官财”,寓意升官发财。
观彩楼不仅是鼓浪屿上的一座标志性建筑,更是建筑智慧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它的存在,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