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爬几层楼梯就喘得不行,是不是年纪大了?”不少中老年人有这样的感受。今天(11月19日)正值“世界慢阻肺日”,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汇区卫生健康监督所)张家玉和施建华主任提醒大家,这或许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的信号。
![]()
图片来源:千图网
慢阻肺病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与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引发的气道、肺组织慢性炎症相关,虽无法根治,但可防、可治、可控制。
别忽视
这些症状可能是慢阻肺病的“预警”。
慢阻肺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易被忽视,了解典型症状很关键:
1.慢性咳嗽是常见早期症状,多为间歇性,早晨较重。
2.咳嗽后常咳出少量黏液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且变脓性。
3.气短或呼吸困难是标志性症状,早期仅在体力活动时出现,病情进展后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气短。
4.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喘息、胸闷,尤其病情较重或急性加重时。
要警惕
这些人群,要警惕慢阻肺病“找上门”。
1.长期吸烟者(吸烟是最主要病因,吸烟越久、量越大风险越高);
2.长期接触粉尘、化学物质或烟雾的人;
3.有呼吸道疾病家族史者;
4.40岁以上中老年人(肺功能随年龄下降,建议定期查肺功能);
5.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者。
早发现
早诊断、早治疗,慢阻肺病可防可治。
别把慢阻肺病当成“不治之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能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肺功能检查是诊断金标准,高危人群即便无症状也建议定期筛查。
1.治疗需长期坚持,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
2.非药物治疗中,戒烟是重要措施,还需避免有害环境、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3.康复治疗如缩唇呼吸、运动训练等也能助力改善呼吸功能。
抓细节
预防慢阻肺病,从生活细节做起。
1.日常生活中要坚决戒烟、避免二手烟。
2.改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通风,使用清洁能源烹饪,空气污染时做好防护。
3.每周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保护肺功能。
4.注意个人卫生,流感季接种疫苗防呼吸道感染。
5.40岁以上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肺功能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若出现呼吸不顺畅、慢性咳嗽等症状,别忽视,及时就医检查。
综合自:健康上海12320
编辑:宁平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