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临近,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正遭受俄罗斯持续空袭,而一场涉案金额高达1亿美元的腐败丑闻,让这个饱经战乱的国家陷入内外交困。
乌克兰国家反腐败局11月10日披露的能源领域回扣案,不仅牵扯出总统泽连斯基的前商业伙伴,更导致两名部长接连下台,直接冲击欧盟对乌援助信心。
在乌克兰明年面临410亿欧元预算缺口、1400亿欧元俄资产赔偿贷款谈判陷入僵局的背景下,这场 “战时腐败风暴” 正引发西方盟友的信任危机,也考验着泽连斯基政府的执政根基。
![]()
腐败网络牵涉总统核心圈
这起震动国际社会的腐败案,核心指向乌克兰国家原子能公司(Energoatom)的合同操纵黑幕。
调查显示该公司7名官员与商人勾结,通过索取合同金额10%-15%的回扣,累计敛财近1亿美元,资金主要流向能源设备采购等关键领域。
更令人震惊的是,涉案主谋被指为泽连斯基的多年亲信、前商业伙伴铁木尔・明季奇,这位曾助力泽连斯基竞选总统的核心人物,在执法部门实施抓捕前数小时悄然出逃以色列,至今未能归案。
![]()
丑闻曝光后,泽连斯基政府迅速采取 “切割” 行动。
11月12日,乌克兰能源部长格林丘克递交辞呈,前能源部长、现任司法部长加卢先科因涉嫌收受 “个人好处” 被停职,两人虽未直接被起诉,但均被认定与腐败网络存在关联。
泽连斯基当天发表视频讲话强调 “能源领域腐败绝对不可接受”,并签署法令冻结明季奇资产,试图平息舆论怒火。
不过乌克兰民众对此并不买账,基辅市民达维德直言:“战争期间偷能源资金,就是在摧毁国家的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夏天泽连斯基曾试图削弱反腐机构独立性,如今正是这些机构揪出总统核心圈腐败,更引发外界对其反腐决心的质疑。
![]()
欧盟内部分裂加剧
腐败丑闻的爆发,让本就分歧严重的欧盟对乌援助陷入更复杂的博弈。
立陶宛、爱沙尼亚等国仍坚持对乌支持,爱沙尼亚近期批准 15 亿欧元能源援助,立陶宛能源部长瓦伊丘纳斯表示 “支持不会因腐败停止,但需以此为契机重建更强大体系”。
欧盟委员会也于11月确认追加60亿欧元援助,德国更是计划明年再提供30亿欧元资金。
反对声音持续高涨,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直接在社交媒体抨击,称 “与泽连斯基关联的战时黑手党网络曝光,欧盟纳税人的钱正流入混乱泥潭”。
![]()
更关键的是,原本被寄予厚望的1400亿欧元俄冻结资产赔偿贷款,因比利时、斯洛伐克的反对陷入僵局。
比利时担忧法律风险要求欧盟集体担保,斯洛伐克则明确反对资金用于军事用途,而德国、荷兰等国拒绝通过联合借贷填补缺口。
一位匿名欧盟官员直言,“根深蒂固的腐败令人作呕,这迫使我们重新评估对乌资金支出方式”,并要求乌克兰必须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
![]()
乌克兰反腐之路
面对西方盟友的信任压力,泽连斯基于11月15日宣布启动国有能源企业全面改革,试图以实际行动挽回信心。
根据改革方案,国家原子能公司将一周内组建新监事会,多家国有能源企业同步推进 CEO 竞聘和治理架构优化,政府还将联动执法部门强化财务审计。
乌克兰议会能源委员会成员安德烈・朱帕宁强调,“改善公司治理、强化监事会作用和提高透明度是改革核心”,这与欧盟提出的监管要求形成呼应。
![]()
不过改革能否落地仍面临多重挑战,从资金监管来看,尽管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称乌克兰有 “严格采购要求”,能源共同体也通过独立机构把控设备采购,但此次涉案的正是欧盟重点援助的能源领域,暴露监管漏洞。
从外部环境看,俄罗斯近期加大对乌克兰天然气设施和电厂的轰炸力度,该国已紧急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申请 5 亿欧元采购天然气,能源安全压力下的改革更显迫切。
国际能源分析师奥拉・萨巴杜斯警告,若因腐败削减能源援助,将在冬季引发 “可怕的人道主义危机”。
![]()
这场丑闻已引发乌克兰政坛震荡,甚至出现泽连斯基 “下台” 的猜测。
乌克兰前驻美大使沙姆舒尔坦言,丑闻是总统团队的 “严重污点”,但西方需认清 “危在旦夕的是乌欧命运,而非个人政治生涯”。
有分析指出,泽连斯基虽通过快速切割暂时稳住局势,但未来若反腐改革不及预期,或出现更多涉案高层曝光,西方援助可能面临实质性收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