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您这是要我的命啊!"
我跪在母亲面前,看着她碗里那几片发黄的榨菜,整个人彻底崩溃了。
昨天晚上十一点,母亲给我打电话借八块钱买饭。我当时还在想,她每个月四千八的退休金,怎么可能缺八块钱。
可当我连夜开车三百公里赶回老家,推开这扇熟悉的门时,眼前的一切让我瞬间明白了什么叫心如刀绞。
破旧的餐桌上,一个缺了口的白瓷碗里,几片泛黄的榨菜安静地躺着,旁边是半碗白粥。
母亲坐在那张用了二十年的木椅上,看到我进来,慌忙想要藏起什么。
"晨儿,你怎么回来了?"她的声音里带着惊慌,眼神四处躲闪。
我的腿一软,直接跪了下去。
01
三十五年来,我从未想过会有这样的一天。
小时候,母亲林秀芳是我心中最伟大的女人。
那时父亲在纺织厂上班,母亲在家附近的小工厂做临时工,一家三口的日子虽然不富裕,但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我至今还记得母亲做饭时的样子。她总是围着那条花围裙,在不大的厨房里忙前忙后,锅碗瓢盆在她手中就像有了生命一样,叮叮当当地奏着家的乐章。
"晨儿,来吃饭了!"这句话伴随了我整个童年。
每次我闻到厨房飘来的香味,就知道又有好吃的了。母亲最拿手的是红烧肉,每次做这道菜,她都会悄悄多买半斤肉,说是怕我不够吃。
其实我后来才知道,那时候家里条件紧张,红烧肉对我们来说是奢侈品。但母亲总是想方设法,隔三差五就会变出这道我最爱的菜。
"妈,您也吃啊!"我总是夹一块最肥的肉放到母亲碗里。
"妈不爱吃肉,太腻了。你多吃点,长身体呢。"母亲每次都这样说,然后偷偷把那块肉又夹回我碗里。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母亲眼里总是闪着光,那是一种叫做希望的光芒。她经常跟我说:"晨儿,你要好好读书,将来到大城市去,过上好日子。"
我点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母亲过上最好的生活。
那时候我怎么会知道,多年以后,当我真的在大城市站稳脚跟时,母亲却...
02
十八岁那年,我如愿考上了省城的大学。
那是我们家出的第一个大学生,母亲高兴得一整夜没睡觉。
"我儿子要上大学了!我儿子要上大学了!"她逢人就说,脸上的笑容比花还要灿烂。
但是家里的经济状况我心里清楚,父亲的工资加上母亲的临时工收入,供我上大学确实有些吃力。
开学前一个月,我看到母亲愁眉苦脸地坐在账本前计算着什么。
"妈,要不我先工作一年,攒点钱再去上学?"我试探着说。
"胡说八道!"母亲一下子站了起来,"读书是多重要的事,怎么能因为钱耽误了?妈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学!"
说完这话,母亲真的开始"砸锅卖铁"了。
家里那台用了八年的电视机卖了,母亲说反正也不经常看。家里那个老式衣柜卖了,母亲说衣服不多,用不着那么大的柜子。
甚至连母亲最心爱的那条金手镯也卖了。
"妈,那是您结婚时奶奶给的,多有纪念意义啊!"我心疼地说。
"傻孩子,什么纪念意义能比得上你的前途?"母亲轻抚着我的头,"等你有出息了,再给妈买更好的。"
就这样,母亲凑够了我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
临走那天,母亲在我的行李箱里塞了一大包家乡的特产。
"城里东西贵,这些够你吃好一阵子的。"母亲一边塞东西一边叮嘱,"记住,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别舍不得吃,身体最重要。"
火车启动的时候,我看到月台上的母亲在拼命地挥手。那一刻,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大学四年里,母亲每个月都会寄钱给我,虽然金额不多,但从来没有断过。
后来我才知道,为了给我寄钱,母亲又找了两份临时工。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去餐厅洗碗,周末还要去菜市场帮人卖菜。
每当我想到这些,心里就像被针扎一样疼。
03
大学毕业后,我顺利在省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第一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我兴奋得整夜睡不着觉。拿着那三千二百块钱的工资单,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立刻给母亲寄了一千五百块钱,在汇款单上写着:"妈,以后每个月我都给您寄钱,让您过上好日子。"
母亲接到汇款后,高兴得在电话里哭了。
"我儿子有出息了,我儿子有出息了!"她一边哭一边笑,"妈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你有出息。"
从那以后,我每个月都会给母亲寄钱,从最开始的一千五,到后来的两千,三千,四千。
随着我的收入增加,给母亲的钱也越来越多。
五年前,母亲终于退休了。
退休金加上我每个月给的钱,她的月收入达到了八千多。在我们老家那个小县城,这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收入了。
我以为母亲终于可以享福了。
结婚后,妻子张雯经常提醒我:"晨哥,要不你把妈接到城里来住吧,我们照顾她也方便些。"
我也多次跟母亲提过这个建议,但她总是拒绝。
"我在老家住惯了,城里太吵闹,不适应。"母亲总是这样说,"你们小两口好好过日子,不用操心我。"
每年春节回家,我都能看到母亲精神很好,脸色红润,完全不像需要人照顾的样子。
家里的家电也都是新的,是我前几年给她买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一应俱全。
"妈,您还缺什么尽管跟我说,别舍不得花钱。"我每次都这样叮嘱。
"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缺。"母亲总是笑着摇头,"你给我的钱都花不完呢。"
可就在昨天晚上,一个电话彻底打破了我对生活的所有认知。
04
昨天晚上十一点零三分,我的手机响了。
看到是母亲的号码,我心里一惊。这么晚了,她怎么会打电话?
"喂,妈,怎么了?"我赶紧接起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母亲有些虚弱的声音:"晨儿,你睡了吗?"
"没有,我刚洗完澡。妈,您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
"没有,没有。"母亲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犹豫,"就是...就是想问你借点钱。"
我一愣:"借钱?妈,您要多少?"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传来母亲小声的话语:"八块钱,就八块钱就够了。"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妈,您说多少?"
"八块钱。"母亲的声音更小了,"我想买点米和菜,就差八块钱。"
这一瞬间,我的大脑完全停止了思考。
母亲每个月四千八的退休金,加上我给她的四千块钱,一个月八千八的收入,居然要找我借八块钱买饭?
"妈,您这个月的钱花完了?"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嗯,花完了。"母亲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心虚。
"那我马上给您转账,不用借,我直接转给您。"
"不用不用,就八块钱,我明天就还你。"母亲连忙说道。
挂了电话,我坐在床边想了很久很久。
母亲一个人生活,吃喝用度能有多少钱?就算加上生活用品、水电煤气,一个月最多也就两千块钱。
她每个月八千八的收入,怎么可能连八块钱都拿不出来?
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骗子?还是生病了需要看医生?
我越想越不对劲,第二天一早就请了假,开车直奔老家。
路上我给母亲打了几个电话,都说是想给她一个惊喜,但我听得出来,她的声音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
三百公里的路程,我开了不到四个小时就到了。
当我站在家门口,掏出钥匙准备开门时,我怎么也没想到,门后的一切会让我的世界瞬间坍塌。
05
老家的门还是那扇蓝色的铁门,有些地方已经生了锈。
我轻轻插入钥匙,心里既急切又紧张。
母亲昨晚那个电话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八千八的月收入却要借八块钱买饭,这实在太不正常了。
是不是有人骗了她?还是她生病了不敢告诉我?
钥匙转动的声音在寂静的楼道里显得格外清脆。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手握住门把手。
就在这一刹那,我听到了里面传来的声音,那是母亲慌乱的脚步声,还有什么东西被快速收起来的响声。
"谁啊?"母亲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听起来有些紧张。
"妈,是我,李晨。"
门内又是一阵慌乱的声音,像是在收拾什么东西。
"等等,等等,马上开门。"
我站在门外,心跳得越来越快。
母亲这种反应太奇怪了,好像在刻意隐瞒什么。
几分钟后,门终于开了,母亲站在门口,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晨儿,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我仔细看了看母亲,她的脸色有些憔悴,比春节时见面时瘦了不少。
"我想您了,就回来看看。"我一边说一边往屋里走。
母亲跟在我身后,脚步有些慌乱。
客厅里的摆设还是老样子,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妈,您吃晚饭了吗?"
"吃了,吃了。"母亲连忙点头,"你饿不饿?我去给你做点吃的。"
"不用不用,我在路上吃过了。"
我继续往里走,想去厨房看看。
就在我即将走进厨房的时候,我看到了餐桌上的情景。
一个缺了口的白瓷碗,里面有几片发黄的榨菜,旁边是半碗白粥。
就是这么简单的两样东西,安静地放在那张我从小吃饭的餐桌上。
我的脚步瞬间停住了,整个人就像被雷击中一样。
母亲的晚餐,就是几片榨菜和半碗白粥?
我缓缓转过头看向母亲,她正惊慌地想要上前收拾那个碗。
就在她伸手的那一刻,我看到了她手腕上的皮肤,瘦得几乎只剩骨头,血管清晰可见。
这一瞬间,所有的疑问都有了答案。
06
"妈!您这是在干什么?!"
我跪在地上,声音都在颤抖。
母亲慌忙想要解释:"晨儿,这个...这个是我做点小菜,换换口味。"
"换口味?"我看着那几片发黄的榨菜,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妈,您告诉我,您每个月的钱都去哪了?"
母亲低着头不说话,双手紧紧握着围裙。
我站起来,快步走向母亲的卧室。
"晨儿,你干什么去?"母亲跟在我后面,声音里带着慌张。
我打开母亲的衣柜,里面空荡荡的,只有几件洗得发白的旧衣服。
我又打开床头柜的抽屉,想找找她的存折或者银行卡,看看钱到底去了哪里。
抽屉里很整齐,但我一眼就看到了一个红色的小本子。
那是一个捐款记录本。
我颤抖着手翻开第一页,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捐款信息:
"2023年3月,向贫困山区小学捐款5000元。"
"2023年4月,向白血病患儿基金捐款3000元。"
"2023年5月,向敬老院捐款4000元。"
我一页一页地翻着,每一页都记录着母亲的捐款信息。
最近的一条记录是昨天:
"2023年11月,向困难家庭捐款500元。"
我的手在颤抖,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
"妈...妈..."我的声音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母亲走过来,轻轻从我手中拿过那个本子。
"晨儿,妈知道你想问什么。"她的声音很平静,"这些年,你给妈的钱,妈都捐出去了。"
"为什么?"我看着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
母亲坐在床边,眼中闪着光芒,那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光芒。
"晨儿,妈一个人,用不了那么多钱。可是这个世界上,有太多需要帮助的人。"
她翻开那个本子,一页一页给我看:
"你看,这是山区的孩子们,他们连课本都买不起。"
"这是得了重病的小朋友,家里为了给他治病已经倾家荡产了。"
"这是敬老院的老人们,他们很多都没有子女,生活很困难。"
每说一个,母亲的眼里就亮一分。
"妈,可是您自己..."我看着那个缺了口的白瓷碗,心如刀绞。
"妈已经很幸福了。"母亲握住我的手,"有你这么孝顺的儿子,有这么暖和的家,还有退休金保障,妈还要什么呢?"
07
我拿过那个本子,仔细看着上面的每一条记录。
四年零八个月,母亲一共捐出去了十八万四千元。
平均每个月三千五百元,几乎把我给她的钱全都捐了出去。
"妈,那您昨天晚上为什么要借那八块钱?"
母亲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昨天碰到一个卖菜的老大爷,他说孙子生病了,急需用钱。妈就把身上仅有的钱都给他了,结果回家发现连买米的钱都没有了。"
我的眼泪又涌了出来。
原来母亲不是因为自己没钱吃饭才借钱,而是因为帮助了别人后,连自己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可是妈,您不能这样糟蹋自己的身体啊!"我看着母亲瘦削的脸庞,心疼得不行。
"傻孩子,妈没有糟蹋身体。"母亲笑了笑,"榨菜配白粥挺好吃的,清淡养胃。再说,妈年纪大了,吃不了多少东西。"
我知道母亲在安慰我,但看到她手腕上凸起的青筋,我怎么能不心疼?
"妈,从今天开始,您不能再这样了。"我握住母亲的手,"您要答应我,好好吃饭,好好照顾自己。"
"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怎么办?"母亲有些着急,"晨儿,你不知道,当我看到那些孩子能重新上学,那些病人能得到治疗,妈心里比什么都高兴。"
看着母亲眼中的光芒,我忽然明白了什么。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以为给母亲钱就是最大的孝顺,可我从来没有想过,母亲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她不需要那些钱为她自己买什么,她需要的是能够帮助别人的快乐,是被需要的感觉,是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妈,我懂了。"我擦干眼泪,"但是您也要答应我,至少要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不能再只吃榨菜和白粥了。"
母亲点点头:"好,妈答应你。"
"还有,以后您要帮助别人,一定要先告诉我。我们一起来做这件事,好吗?"
母亲的眼睛瞬间亮了:"真的?你愿意和妈一起做善事?"
"当然愿意。"我紧紧握住母亲的手,"我们成立一个家庭慈善基金,专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是前提是,您必须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母亲激动得眼泪都出来了:"晨儿,妈没白疼你,妈真的没白疼你!"
08
三个月后,我把母亲接到了城里。
不是因为她需要我们照顾,而是因为在城里,她能更好地了解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能更有效地做善事。
我们真的成立了一个家庭慈善基金,叫做"秀芳基金",以母亲的名字命名。
每个月我会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放入基金,母亲负责寻找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一起去实地考察,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妻子张雯也非常支持我们的决定,她经常和母亲一起去敬老院、孤儿院做志愿服务。
女儿小悦更是成了母亲的小助手,经常帮着整理需要帮助的人的资料。
"奶奶,这个小朋友好可怜,他没有爸爸妈妈。"小悦指着一张照片说。
"是啊,所以我们要帮助他,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关心他。"母亲温柔地抚摸着小悦的头。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充满了温暖。
母亲现在的生活比以前规律多了,每天早上和张雯一起去菜市场买菜,选择最新鲜最营养的食材。
中午会和我们一起吃饭,再也不是榨菜配白粥了。
下午她会整理慈善基金的资料,或者去社区了解需要帮助的家庭。
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分享一天的经历。
"妈,您现在快乐吗?"有一次我问她。
"当然快乐。"母亲笑得很灿烂,"以前妈一个人做善事,心里虽然高兴,但总觉得力量有限。现在全家人一起做,妈觉得自己特别有用,特别有意义。"
"您以后再也不许一个人承担所有事情了,有什么困难都要跟我们说。"
"好,妈答应你。"母亲握住我的手,"晨儿,谢谢你理解妈。"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想了很多。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以为孝顺就是给父母钱,让他们过上富足的生活。
可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真正的孝顺,是理解父母的内心需求,支持他们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母亲那些年之所以把钱都捐出去,不是因为她不爱惜自己,而是因为她找到了比个人享受更重要的东西——帮助别人的快乐。
我曾经因为看到她碗里的榨菜而崩溃,但现在我明白了,真正让人崩溃的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空虚。
母亲从来不空虚,她的精神世界比任何人都富足。
现在,我们全家人一起做善事,一起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一起感受生命的意义。
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
"妈,谢谢您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富足。"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窗外,月光静静地照进房间,就像母亲那颗永远闪闪发光的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