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如今的上海有近五万日本常住者?
在古北找房子,房东全是日本人,小区门口的超市里,货架上一半商品标着日文价签,收银员能用流利的日语跟顾客聊天。
![]()
在长宁区,近四分之一外资企业是日企,跨国公司总部中半数来自日本,这些企业不仅提供岗位,更包办了住房、日语教育乃至物业服务,日本人在古北形成“83%住户为同胞”的聚居区,让这里俨然成为“微型东京”。
如今中日关系一再变化,这些日本人的存在简直令人心惊胆颤!
![]()
根据日本驻华大使馆2025年发布的《在华日本人生活状况报告》,2024年常住上海的日本人达到5.2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递增。
这些居民大多不是短期游客,而是携家带口的长期定居者,其中六成以上是日资企业的派驻人员及家属。
上海现有3.2万家日资企业,仅浦东新区就聚集了2800多家,形成了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金融服务等产业集群,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岗位。
![]()
独特的“双栖”生活模式,让这些日籍居民能兼顾工作与家庭。
这些日籍居民分布很集中,主要聚在古北、虹桥、金桥三大片区,其中古北还被称为“小东京”。
在这里日文招牌随处可见,日式超市、日料店一应俱全,社区医院还有日语翻译,上海日本国际学校解决了子女教育问题。
![]()
居委会数据显示,古北外籍人口占比约50%,其中日韩籍占70%,部分小区日本家庭密度极高,标注“适合日籍租客”的房源租金比周边高20%-30%。
正因如此,不少原本居住在这里的中国居民选择了外迁。
![]()
虹桥聚集着日企总部,金桥侧重制造业,三大片区通过交通串联,形成工作、居住、生活的闭环商圈。
如今,5.2万日籍居民在古北散步、虹桥上班、金桥攻关,周末往返中日两国。
不可否认的是,日籍群体的扎根给上海带来了积极影响。
![]()
大量日资企业的入驻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5.2万日籍居民的消费需求催生了特色商业街区,为上海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和税收。
上海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与日本的贸易额达3200亿元,日资企业贡献了上海外资企业税收的17%,仅古北地区的日系商业年营业额就突破80亿元,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但还是要注意部分场所的“排他性”。
![]()
有消费者反映,古北部分日料店不仅菜单只有日文,服务员还拒绝用中文沟通,遇到不懂日语的中国顾客会直接表示“不接待”。
还有些日系超市对中国顾客的咨询态度冷淡,却对日本顾客热情周到。
而日本高岛屋百货2025年宣布增资1亿元升级上海门店,其董事长直言周边古北居民占客源的60%。
![]()
今年4月的樱花季,上海古北地区的樱花大道全是赏樱的人。
在现场的人群中,一半是上海居住的日本人,一半是凑热闹的游客和本地人。
不少中国人身上也穿着和服,举着团扇在樱花树下拍照留念,有人把这热闹场景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很快网上批评声四起。
其实这不是大家太敏感,而是那段历史留下的伤痕,至今没真正愈合。
![]()
当年,日本以人员失踪为借口,借机发动战争,战争结束后,日本极端右翼势力不仅否认侵略历史、参拜靖国神社,如今还公然宣称“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在这样的背景下,看到中国人过度追捧日本文化,难免会让一些人觉得是对历史的背叛。
![]()
甚至还很多人担忧,在日籍群体高度聚集、封闭的环境里,是否存在情报收集、文化渗透等潜在风险。
特别是部分日资企业涉及精密制造、电子科技等敏感领域,结合日本2024年通过的《重要经济安保信息保护和使用法》来看。
![]()
日本正在加强经济安保领域的秘密信息保护,甚至建立了“安全许可”制度,这不得不让人警惕技术泄露、数据外传等问题。
现在已有不少日本人掌握了上海部分行业的核心信息,熟悉了城市交通脉络,一旦局势发生变化,这些信息很可能成为“突破口”。
![]()
值得注意的是,中日两国在对待对方常住群体的态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双向不对等。
在上海,日籍居民享受着完善的公共服务、便捷的生活配套,甚至还有专门的日本人学校、税收优惠等政策便利;而在日本,在日中国人却长期面临着隐性的排斥与歧视。
![]()
日本警视厅2024年的数据显示,在日中国人遭遇的歧视事件同比增长12%,街头偶尔会出现“中国人滚出去”的仇华标语。
而且当中日关系出现波动时,日本街头的仇恨标语会急剧增加,仅一周时间涉华歧视标语就暴增300%,新宿甚至出现了清算在日中国人的极端口号。
还有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在就业时同样会遭遇不公平待遇,居住在日本社区的中国人也很难真正融入当地生活。
![]()
2025年11月,教育部和文旅部接连发出预警,提醒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和旅行安排,原因是日本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呈多发态势。
除了人身安全受威胁,在日中国人的生活和发展也遭遇诸多隐性障碍。
![]()
有在日华人反映,近期银行开户难度明显增加,公司审查也变得更加严格。
从2025年起,日本部分景点还推行了“双重定价制度”,相当于对外国游客收取高价,取消国际游客退税政策也在讨论中,这让在日旅游和生活的成本大幅上升。
就连大阪警方在处理相关案件时,还出现要求受害者自证无反日言行的荒唐情况,中餐馆更是频繁接到汽油恐吓电话。
![]()
历史早就告诉我们:一味忍让、没有底线的包容,最终只会让别人不当回事;打开大门欢迎外人,却不做好必要的防备,早晚要留下大麻烦。
上海这5.2万长期居住的日本人,到底是城市越来越国际化的象征,还是悄悄隐藏的隐患?
这个答案可能需要时间来验证,但现在就提高警惕、拿出实在的办法,才是唯一能避免将来出大纰漏的路子。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