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眼眶壁严重粉碎性骨折,眼球脱入右上颌窦(口腔上方右侧的鼻窦中),濒临失明;颧骨、上颌骨、鼻骨等多部位骨骼断裂移位,面部形成‘台阶感’畸形,还伴随颞叶脑组织挫伤血肿与硬膜下出血……”
近日,一名因电动车相撞受到重创的男子,被外地医院转运至成都,CT影像所展示的伤情令人触目惊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创伤整形外科刘磊教授、华西医院眼科郭波教授带头组建多学科团队。11月18日,一场挽救视力、重建颅颌面骨骼架构的高难度手术随即展开。
![]()
▲眼球脱入右上颌窦(口腔上方右侧的鼻窦中)
伤情有多险?
眼球错位,多骨断裂
患者的伤情复杂且罕见。眼球意外滑入上颌窦,若未能及时复位,视神经长期受压将导致永久性失明;面部多块关键骨骼的断裂移位不仅导致面型严重不对称,还限制了张口功能,如不及时手术将面临永久性毁容与功能丧失。更危险的是,颞叶脑组织挫伤伴血肿、硬膜下出血,意味着脑部损伤已存在,病情随时可能进一步恶化。
临床资料显示,“眼球疝入上颌窦”这类病例全球文献报道不足百例,单一科室难以应对涉及眼、颅、颌面、脑的多系统创伤,这也是两院专家第一时间决定组建多学科团队的主要原因,唯有跨领域协作,才能兼顾视力挽救和面部结构重建。
“以前碰到类似的病例,绝大部分情况下就会摘除眼球,但郭教授发现患者这个眼球有光感,我们都希望尽力去抢救一下。”刘磊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时间不等人,快速摸清情况后,专家团队就对患者实施了手术。这场手术像一场“接力赛”,两个团队默契配合,发挥所长,采用多学科会诊(MDT)模式,共同攻克了“右眼移位复位难、粉碎骨折固定难、眼眶重建支撑难、跨科协作配合难”的四大挑战。
![]()
▲手术
郭波教授团队首先实施“眼球复位术”,将脱入鼻窦的眼球归位至眶内,复位扭曲的视神经,修复断裂的眼外肌,为患者恢复视功能提供希望。眼科团队完成“救眼”任务后,刘磊教授带领的华西口腔团队立刻接棒“拼脸”,通过“颅颌面多发性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眶骨重建术”,在显微镜下完成多处骨折断端的精准复位与内固定,并重建眼眶的骨性结构,为眼球提供生物力学支撑。
科技护航
术前术中双保障
据悉,此次高难度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前沿医疗技术的应用。术前,团队运用虚拟仿真手术技术,为手术做了一次“全流程彩排”,完整模拟手术流程,预判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应对策略。术中,CT系统实时提供三维影像,医生能随时查看眼球复位情况、骨骼固定位置,一旦发现微小偏差可立即调整,确保了手术全程达到毫米级精度。
对于本次手术的成功,刘磊教授和郭波教授都提到了“协作”这个关键词。重建眼眶需要精准匹配眼球位置,否则即便完成重建,眼球也难以正常工作;而眼科在复位眼球时,也需为后续口腔颌面外科的操作预留合适空间。
刘磊教授指出,华西口腔医院在颅颌面骨骼重建领域具备技术优势,华西医院则在视功能保护方面经验丰富,双方的专业能力互补,才能让患者免受“失明”与“面具脸”的双重打击。郭波教授也表示,此类创伤的救治存在黄金窗口期,若按传统流程先后对接不同科室,极易因时间延误影响疗效。此次两院团队同步开展手术,有效压缩了救治时间,为视神经及眼球功能的恢复争取了宝贵机会。
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编辑郭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