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19日)是联合国设立的“世界厕所日”。小厕所连接“大民生”,关系“大文明”。
在上海,早上起来出门“倒马桶”,曾是许多老旧里弄里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多年来,上海根据“居民自愿、政府扶持”原则,持续推进无卫生设施旧住房提升改造,在老旧房屋有限的空间内,因地制宜打造整洁的卫生间,彻底解决了老旧小区的“如厕难”问题。
01
改建卫生间 告别“拎马桶”
上海有许多上世纪建造的老旧房屋,受当时设计标准和建造条件限制,面积狭小、设施陈旧。导致部分居民家中无独立卫生设施,几十年来都过着“拎马桶”的生活,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有一间独立卫浴,一个抽水马桶,是这些居民们多年的期盼。
为了彻底解决这些居民们长期“如厕难”的困扰,上海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进实施居民家中卫生间改建。今年,定海路街道三个小区,符合改建要求的69户居民家中,全部实现“卫生间自由”,从此告别清晨倒马桶的岁月。
![]()
在改建卫生间的过程中,街道还同步推进增配淋浴房,并做好无障碍扶手、热水器安装,免费为居民检修线路、小修小补等服务。
杨浦区定海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陈怿:有些老百姓提出了需求,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帮他们把淋浴设施也进行统一设置,进一步方便老百姓的生活。
![]()
今年,上海市最后剩余的6493户符合改造条件的居民,全部完成了无卫生设施旧住房提升改造,标志着全市“拎马桶”改造任务总体完成。
02
旧宅添“卫” 一户一方案
为了攻克旧住房无卫生设施的民生难题,上海市区街三级下沉工作点位上门排摸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将改造进度细化至月度全面推进。截至今年9月,上海提前三个月打赢这场民生攻坚战,圆满完成无卫生设施旧住房提升改造工作任务。
在上海市杨浦区定海路街道,改造前,街道与居委组建联合工作组,逐户走访建立问题清单。此次改造涉及的住户多为小户型,改造难度大,不少居民担心空间不足、改造后产生异味。针对这些顾虑,工作组细致讲解方案,逐一解答疑问,并根据每户实际需求调整方案、配置设施,实现“一户一方案”的个性化改造。
![]()
无卫生设施旧住房提升改造既求质量更重效率。上海成立由住建、房管、规划等部门组成的市区两级工作专班,因地制宜探索出原地拆除重建、征收置换、抽户改建、入户改造及户外加建五种模式。相关部门倒排时间节点,细化实施路径。
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城市更新和房屋安全监督处处长 何国平: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把改造的进度统计到月,按月统计每个区完成了多少,如黄浦区1月份完成了246户,或者是其他区多少户,便于市区能形成合力。
![]()
改造完成并非终点,各区建立常态化回访和长效维护机制,及时响应居民诉求。与此同时,上海同步推进美丽家园建设、不成套职工住宅改造等民生工程,持续优化居民生活环境。
上海市城市更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王为人:今年以来我们已经走访了1200户居民,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完善了一些改造设施,得到了居民的好评,我们希望这样的机制和做法能延续下去。
03
下“绣花针”功夫
让“新居梦”成真
从2022年开始,上海的旧区改造进入拔点攻坚阶段。在这期间,上海用精细化服务与创新机制,形成“一对一”“点对点”“一区一策”“一户一策”的工作方法,让老旧小区居民的“新居梦”一步步照进现实。
已经在外租房过渡的周先生,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回到蕃瓜弄看看小区重建的进展。地下车库施工完成了、楼变高了……每个新变化都让他激动不已。
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蕃瓜弄居民 周士民: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是2户、3户人家用一个厨卫,有时候要错峰使用,很不方便。现在这些问题全部解决了,小区的环境和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
改造前的蕃瓜弄由于房屋逐渐老化、结构安全隐患突出、配套设施不足等原因,无法满足居民现代生活的需求,居民对“告别合用厨卫、住上电梯房”期盼愈发强烈,小区“拆除重建”一轮征询签约率就达99.56%。但拆除重建却不容易,一大难题就是新房型该怎么设计。
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成套办专班负责人 俞文恒:蕃瓜弄小区里有各种各样的房型,当时大概有97种。把这么多的房子放在6幢楼里,在设计上比较困难,要平衡、均衡设计的难点和居民的需求,相应地设计出居民比较满意的房型。
于是,街道和相关部门在两个月时间里开展逐户走访、逐家排摸,深入研究房型方案,围绕“一户一方案”的讨论会就开了26场,尽可能让每户居民都满意改造方案。
![]()
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董启蒙:它是拆除重建,如果有一户居民不同意,房子拆不了、地拆不平,新房子就建不成。通过每户居民的排摸了解情况,形成了一户一档、一户一图,从房型到设计,一些细节的考量,如房屋面积该怎么增量,小区的配套该怎么样,道路、交通、小区的绿化、停车等,逐步形成房屋安置方案。好比绣花针,这一针一针地下去,尽我们所能,让整个方案更合理,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经过半年多时间,蕃瓜弄原有的97种房型被优化合并成47种,小区停车场、中心花园、食堂菜场也配套建设。根据计划,蕃瓜弄将于2026年春节前实现全部6栋楼结构封顶,2026年5月开始室外总体施工,2027年上半年组织居民回搬。
![]()
这样的城市更新成功案例在上海并非个例。杨浦区黄兴路1039弄的旧住房更新项目,同样采用拆除重建的方式;而在隆昌路综合改造项目,400多户居民则通过旧改征收告别了老旧住房,陆续搬入新家。
![]()
杨浦区住宅更新发展中心主任 陈颖:能够结合旧改征收的,我们通过旧城区改造、旧改征收的方式来解决。周边有不成套房屋需要进行成套改造的,我们通过结合成套改造、拆除重建来进行改造。在方案研究的过程中,街道、建管、规划、公安、市容方方面面的职能部门都一起参与,解决了居民的房屋改建工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