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
中国企业的出海浪潮出现了新的路径和趋势。
近日,国产高端医疗影像龙头联影医疗正式发布超声uSONIQUE系列产品,成为补齐其在医学影像领域的最后一块拼图。此举也成为中企扩大海外新市场的一个缩影。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卢文彬在2025年度CFO论坛上表示,中国企业正处在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中,产业链重构、技术变革迭代等给企业国际化带来机遇和挑战,企业CFO的角色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财务领导者需要重点构建三项核心能力:全球视野下的资源配置能力、基于数据的战略判断能力,以及国际规则下的合规与治理能力。
中企全面“出击”
掌握核心技术,联影医疗成为中企“出海”的最新成功案例。
“我们计划在国内外主要市场同步推出全线超声新品,依旧秉持高举高打策略。目前联影正在申请产品注册证,其中超高端、高端的全身、心脏和妇产超声已经获得二类证;海外市场同步正在申请CE、FDA市场许可证。公司将于今年12月初在RSNA大会上重磅发布多款创新影像设备及全系超声产品,进一步完善海外市场的产品矩阵。目前联影超声在美国西雅图建立了超声研发中心与海外超声营销团队,并已经与新加坡、北美等海外客户开展临床合作。”联影医疗超声事业部总裁林峰透露。
联影医疗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超声是保有量最大、竞争最激烈的医学影像细分赛道,海外发达国家超声设备发展较早,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存量更新迭代需求,中国等新兴市场仍处于增量阶段。
“从出厂金额口径看,2020年我国超声设备市场规模为90.2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1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1%,超声约占医学影像设备总保有量的70%以上。但是高端超声市场依旧外资占主导,国产化率不到40%。”该负责人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进博会期间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的“企业出海新篇”研讨会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务长陈世敏表示,中国企业全球化已进入一个深层重构阶段,表现为三重转型:认知革命——企业角色从规则的接受者转向协同建构者;操作革命——从要素驱动转向技术创新与生态整合;战略革命——从“走出去”向“扎下去”和“共塑未来”延伸。
“当前全球格局出现了显著变化:从以发达国家为母国中心、标准输出为主的出海范式,转向更加多元、分散、可持续的协作结构。效率与安全并重、近岸化与本地化并行、多边治理机制正在逐步替代单一标准模式,中国企业因此面临结构性跃迁的窗口期。”陈世敏称。
陈世敏还结合7个案例提炼出中国企业出海呈现的四大特征:覆盖全球市场,横跨亚、非、欧、美、中东、拉美等关键区域;行业多元涵盖基础设施、能源、医药、时尚、数字科技;规模增长显著,对外直接投资和并购持续上升;实践路径多样包括品牌、平台、资源、技术等能力组合。
“企业出海不是复制一套通用路径,而是在本地制度、文化、技术与利益格局中动态生成机制。例如,青山实业在印尼从镍矿到冶炼再到不锈钢一体化建设产业园,实现了从要素驱动向平台能力跃迁;复星医药通过全球研发+本地注册+属地运营打造面向未来的长期协同能力;寰泰能源在中亚将投资+EPC模式与融资、治理机制深度结合,推动规则对接的本地落地。”陈世敏分析。
上海鼎信集团董事长王海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青山实业在印尼打造不锈钢全产业链模式是经历了多年的持续改进与不断丰富形成的,最终形成从资源保障、项目建设到生产销售的完整闭环,关键在于项目高效实施能力与基础设施的配套能力。
“相比传统EPC模式,寰泰采用投资+EPC协同机制,从投资设计阶段就嵌入项目推进,有效应对属地制度差异与金融安排复杂性。寰泰在中亚形成的运营机制,也是逐步形成、不断优化的。机制能力,是决定企业能否长期在场的关键。”11月18日,寰泰集团董事长南逸也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
扩张总趋势不变下的新挑战
在业界人士看来,尽管全球商业扩张总趋势不变,但是中企出海要真正实现成功,挑战最大的来自于企业管理层。
“尽管全球贸易条件日趋复杂,但商业扩张的总体趋势并未改变,这使得具备全球通用性的财会技能愈发关键。根据ACCA的《财务进化》报告,财务团队必须拥抱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技术,并主导包括可持续发展在内的长期价值创造,否则将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随着商业成功衡量标准的演变,企业CFO的角色正迅速从传统的财务管理者演变为首席价值官(CVO),他们需要超越传统损益表,同等重视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ACCA全球行政总裁Helen Brand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联合金蝶软件、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主办的2025年度CFO论坛上表示。
而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执行总裁杨志国看来,当前企业出海面临的四大挑战主要由供应链加速重构、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技术变革迭代迅猛、合规监管日趋复杂。
“企业出海无论处于哪种模式,都面临五大难点:信息获取难度高、政策合规风险多、本地运营管理难、跨国协作差异大、不确定性下韧性差。”杨志国对本报记者指出。
在金蝶中国执行副总裁赵燕锡看来,AI时代财务管理将发生七大变革:核算与运营加速进入“无人会计”时代、外部报告向ESG扩展、资金管理全面拥抱价值型司库、管理信息向“人人财务”进阶、持续加强穿透式监管、数字化平台从财务信息系统到财务AI平台,以及CFO从价值守护者转型为价值整合者。未来每一家企业的业务都将转型为AI增强业务和AI原生业务,全球化对中国企业来说是增长动力,“AI+全球化”将帮助中国企业构建新的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增长。《中资企业出海指引》报告则显示,面对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碎片化的区域监管体系以及企业自身出海模式的不断迭代,企业在出海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六大挑战主要为:战略规划与市场调研、本土化生产建厂与供应链与运营、人力资源与文化融合、法律合规数据与ESG、投融资财务税务管理,以及风险管理与危机应对。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有时往往更关注成本效应,或会忽视对供应链模型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要素,包括不同国家间的贸易规则差异所引发的税收要素变化,以及贸易合规管控对供应链可持续性的重要意义等。”毕马威中国战略及交易咨询合伙人康琦明指出。
11月18日,毕马威中国国际贸易与海关主管合伙人张浩炜告诉本报记者,中企应更加重视各国贸易政策和规则的解读,结合自身产品及行业特点,因地制宜地规划全球供应链布局。同时,企业应强化内部合规管控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增强全球供应链架构的可持续性与韧性。通过平衡成本优化与合规管理,中企将能够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