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冷,甲流就活跃。很多人刚开始是咽干、咳嗽、低烧,结果没几天就发高烧、全身痛、嗓子肿得说不出话。这类感染最怕的不是病毒本身,而是被拖着不重视、护理不当。
恢复期更是关键阶段,有时候就差了一口不该吃的,烧是退了,人却迟迟不见好。在甲流高发季,李兰娟院士曾特别提醒感染者,除了按时治疗,更要注意饮食细节,不少人就败在了“嘴上”。
![]()
刺激性食物是一类最容易被忽视的“伤害源”。很多人觉得反正是喝汤吃饭,吃点辣的没关系。可在病毒感染期,呼吸道本来就处于高敏状态,辣椒、大葱、大蒜这些含有挥发性辛辣成分的调料,会刺激喉咙和黏膜,加重咳嗽和疼痛。
医学上讲,流感感染后上呼吸道上皮细胞会有一定程度的脱落,黏膜屏障功能下降,这时候再加点辣的东西进去,就像往伤口上抹盐。很多患者本来咳嗽快好了,结果吃了一顿火锅、麻辣烫,咳嗽重新加重,甚至引发气管痉挛。
![]()
生冷水果也不是恢复期的“好朋友”。有人觉得发烧要补水,水果能补维生素,结果早晚吃上两大盘冰梨、西瓜、柿子,喉咙不疼才怪。生冷食物进入胃肠道,会刺激迷走神经,加重腹胀、腹泻,还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影响局部免疫反应。
在甲流感染阶段,胃肠道也常被病毒影响,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吃了生冷食物后腹泻加剧,导致电解质紊乱,不利于康复。
![]()
鸡蛋牛奶是营养品,但不是“万能补”。有人一感冒就疯狂进补,一天三顿喝牛奶,一顿吃四个蛋,以为这样恢复得快。其实在高热状态下,肠胃的消化功能会减弱,过量摄入蛋白质容易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
鸡蛋是优质蛋白不假,但消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氨类代谢物,需要肝脏和肾脏协同代谢,对恢复中的身体是个压力。有研究指出,在急性感染期,人体更适合少量多次摄入清淡易吸收的蛋白质,比如稀释后的粥、温水煮蛋,而不是一口气摄入太多。
![]()
补品更不是什么都能吃的。有些老人一生病家属就上人参、鹿茸、各种汤药,觉得要赶紧“补回来”。但中医也讲究“虚实寒热”,甲流这类病毒性感染属于实热范畴,一上来就补阳、补气,反而容易“火上浇油”。
临床中见过不少感染者喝了补汤后高热不退,精神烦躁,甚至诱发惊厥。补品并非不行,但要看时机,急性期是不适合乱补的。尤其是含有酒精或高浓度动物成分的滋补药酒,更是要敬而远之。
![]()
炸鸡烤串也得收一收。有些年轻人感冒不严重,觉得还能吃得动,朋友聚餐、外卖一叫就是炸鸡、烤肉。这类高脂高温食物,不但刺激呼吸道,而且油脂过多容易让本就虚弱的胃肠系统崩溃。还有部分甲流患者是反复发热的类型,吃一顿重油重辣的东西,第二天体温又飙回39度。
医学研究指出,油腻食物会影响中性粒细胞功能,延迟免疫修复过程,对抗病毒过程是个明显的干扰因素。
![]()
吃药这件事,不是看谁说得多就信谁。有不少人在感染初期自行服用各种抗生素,甚至听说哪个抗病毒药好用就网购来吃,结果越吃越乱。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作用,只会破坏肠道菌群,增加耐药风险。
而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必须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才好,随便吃只会让病情复杂。更危险的是,有人擅自叠加退烧药,不按剂量服用,导致肝损伤,最后变成重症住院。这类案例并不少见,尤其在儿科和老年病房中反复出现。
![]()
还有些人服用中成药不按说明,看到哪种药退烧快就一口气吃两种复方制剂,结果造成成分叠加,引发过敏或中毒反应。
李兰娟院士曾在流感季期间特别提醒,药物使用必须遵医嘱,不懂不要瞎吃,更不要病急乱投医,试图靠猛药压制病情。病毒性感染自限性强,最关键的是支持治疗和耐心休养,而不是靠吃一堆药扛过去。
![]()
从身体机制来说,甲流属于全身性病毒感染,伴随高热、肌肉酸痛、咽喉炎、乏力等表现。机体在抗病毒过程中,会大量消耗能量,呼吸道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状态,免疫系统也进入高度活跃状态。
这时候身体非常“敏感”,一丁点刺激都可能导致过激反应。饮食中不合理的选择就像往紧绷的身体里多塞了一个不该来的“任务”,不仅拖慢恢复,还可能引发新的问题。
![]()
有一项对发热感染者的研究指出,恢复速度最快的人群往往是那些饮食清淡、规律作息、避免刺激、合理补水、适度运动的人。
他们没有补太多,没有吃得太杂,也没有随便换药,而是在对身体保持尊重的基础上去调养。反而是那些天天煲汤猛喝、乱补营养品、乱吃药的人,病程拉长,还反复高烧,甚至留下后遗症。
不少人认为年轻就能随便来,甲流对自己伤害不大,但事实上这类病毒型流感对体质要求很高,越放松警惕,恢复越慢。
![]()
有研究显示,在甲流感染者中,饮食失控的人群恢复期平均拉长3到5天,部分人持续低烧十天以上。而按照规范饮食和治疗建议配合管理的感染者,平均4到6天就能退热并开始恢复体力。
生病时最忌讳的不是病毒本身,而是人的轻视和冲动。一口炸鸡、一个补汤、一次错误的用药,可能把原本简单的感染搞得复杂化。
![]()
身体在生病时其实已经足够努力了,哪怕不说话,也在默默对抗病毒。这个时候如果再给它添乱,是对它最大的打击。很多人不是被病打倒的,而是被自己错误的恢复方式拖垮的。
病毒的传播和感染控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康复期的管理却是可以做到的。不需要太复杂的养生理论,不需要昂贵的保健品,只要能避开那些明知不适合的食物和习惯,身体自然会恢复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李兰娟院士:甲流高发期饮食护理建议[J].中华感染与免疫杂志,2024,42(5):317-320. [2]高热感染期的饮食管理与营养支持[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23,31(6):582-586. [3]急性病毒性感染与肠道功能变化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24,44(3):211-215. [4]抗流感药物使用规范与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11):854-859. [5]中成药复方服用的药理交叉与风险评估[J].中国药物警戒,2024,21(2):109-113. [6]甲型流感感染者恢复期生活方式干预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5,29(4):367-37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