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菲律宾国内闹出一件挺罕见的事。 10月31号,菲律宾比较有分量的媒体《马尼拉时报》,突然发了一篇专栏。 里面一句话,把很多人都看愣了——黄岩岛从来就不是菲律宾的,历史也好、法律也好,主权都属于中国,小马科斯还被直接骂成“美国的木偶”。
这就很微妙了。 以前这种话,基本只会在中国媒体里看到。 现在倒好,直接在菲律宾本土、还算权威的媒体上说出来,还是他们自己学者写的。 这一下,不光菲律宾国内炸锅,很多中国网友也愣了下: 怎么,风向真要变?
![]()
先说清楚,文是谁写的。 这人叫蒂格劳,是菲律宾学者,也是《马尼拉时报》的专栏作者。 这次他不拐弯,直接开怼。 他意思很简单: 东盟国家里,除了菲律宾,大家都在想办法跟中国搞好关系,不想在南海问题上闹大。 但小马科斯,偏偏要在东盟会议上高声攻击中国,说什么“西菲律宾海”里中国船只“危险操作”。 结果呢? 叫得最凶的那个,现场一个支持的都没有,全场冷场。
为啥会这样? 蒂格劳直接说: 不是别人不敢说,是因为大部分国家心里都清楚,这事没小马科斯说得那么简单,也没他那么极端。 再说得直白点,他就是一个完全听美国指挥的傀儡,美国让他往哪儿冲,他就往哪儿冲,也不问一句“值不值”。
更狠的是,他不仅骂小马科斯,还点了两个名字。 一个是已经退休的菲律宾大法官卡皮奥。 这人常年在国内鼓吹“黄岩岛属于菲律宾”,一副“爱国斗士”的姿态。 蒂格劳直接给他下定论:这套说法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另一个是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长官塔里埃拉。 这人经常跑到媒体面前,指着黄岩岛骂中国,说这里是菲律宾的,因为在所谓的“菲律宾专属经济区”里。 听着挺有气势。 问题是,这种逻辑在国际法上,根本说不通。
![]()
主权和专属经济区,是两码事。 主权说的是这块地方“属于谁”,就像房本写谁的名字。 专属经济区只是你在这个范围内有“捕鱼”“开发资源”的优先权,但这片海、这块礁石,不一定是你的“领土”。 比喻别用太多,那就讲人话: 你可以在别人家门口那条河里打鱼,但河岸和地盘不是你的。 这就是差别。
菲律宾这一套,是故意把概念搅在一块儿。 对内忽悠老百姓,对外给美国和西方当借口。 但在专业人士眼里,这套话经不起推敲。
蒂格劳还追溯了一下历史时间线。 他认为,早在2012年,阿基诺三世当政的时候,菲律宾就已经被美国耍了一圈。 那时候,美国忽悠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硬怼中国,结果中国掌握了黄岩岛的实际控制权。 而国际法上,有个很关键的点:谁真正控制这里,长期管理、巡逻、执法,谁的话就更硬气。
这时候,问题来了: 那黄岩岛到底算谁的领土? 这就不是一句“我说是我的就是我的”能解决的。
![]()
先看菲律宾自己当年的法律和条约。 1898年的《美西巴黎条约》,1900年的《美西华盛顿条约》,1930年的《英美条约》,都对菲律宾的边界画得很清楚。 西边的边界,写的是东经118度。 而黄岩岛在哪? 东经117°51′,很简单,卡在界线外面。 意思就是,哪怕是在美国殖民菲律宾的时候,黄岩岛也没被算在菲律宾的领土里面。
更打脸的是,菲律宾自己的法律文件,也曾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一点。 1935年的菲律宾宪法没写黄岩岛。 1961年的《领海基线法》也没写。 甚至到1990年,菲律宾驻德国大使给无线电爱好者回信,亲口写着:黄岩岛不在菲律宾主权范围内。 这就是明明白白的记录。
相反,中国这边,对黄岩岛的态度,其实一直是连续的。 从明清时期就有记载,渔民在那里活动,官方也有管理记录。 1935年,中国把黄岩岛(那时候叫“斯卡巴洛礁”)列入国家地图,算在中沙群岛里。 1947年又改名“民主礁”,还画进了南海的那条“断续线”。 1983年定名“黄岩岛”,1992年写进《领海及毗连区法》,2012年划归三沙市管理。 从地图到命名,再到法律、行政管理,整条链条是完整的。
你要说谁“突然跑出来说是自己的”? 从文件和时间看,反而是菲律宾这边起步晚,话说得却越来越极端。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事实: 2012年之后,实际控制就是中国在掌握。 菲方自己也从来没在正式照会里说过“我们已经重新控制了黄岩岛”。 反过来,他们在给联合国和各国的照会里,一直在抱怨“中国封锁、驱赶、骚扰”。 这等于承认,中国海警在现场说了算,菲律宾只是在远处喊话。
更讽刺的是,2012年之后,菲律宾一些政客嘴上说着“我们绝不放弃黄岩岛”, 可自己文件里,一次都没敢说“我们已经掌握了实际控制权”。 嘴上是英雄,纸面上却替中国做了注脚。
说到这,有人可能会问: 那为什么菲律宾现在这么激动? 很简单,政治需要
![]()
小马科斯当政之后,南海问题成了他对内转移矛盾的工具。 国内经济不行,物价高涨,台风灾害频发,民众生活苦,他总要找个“外部敌人”来让大家发泄情绪。 谁最合适? 当然是被西方长期抹黑的中国。
所以你会看到,一边是马科斯政府高调搞演习,拉着美军、日本一起在南海“秀肌肉”。 今年这样的活动,已经搞了七八轮。 一边是国内民众越来越不满,游行、抗议不断,有人冲着总统府喊“下台”。
就在菲律宾被台风连环打击、房子被冲垮、电力中断、民众急需援助的时候, 谁第一时间伸手帮忙? 中国。
光是中国驻菲大使馆层面,就拿出了约240万美元的紧急援助,还有一批实打实的物资。 这个数,对中国来说不算什么天文数字。 但对很多在灾区苦着过日子的菲律宾老百姓来说,这是真能救命的东西。
这时候,反差就出来了。 一个天天喊着“中国是威胁”的政府, 一个被宣传成“坏人”的邻居, 遇到真有事的时候,谁在雪中送炭,谁只会在微博上“祈福”、在镜头前表演,这一对比,大家心里是会算账的。
所以,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马尼拉时报》那篇文章会冒出来? 很大概率,就是因为菲律宾内部也有人看不下去了。 不是所有人都想一直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不是所有人都想看着国家把自己绑在一艘正在下沉的大船上,继续给别人当“马前卒”。
蒂格劳的那篇文章,而且不只是讲黄岩岛。 他还说了一句挺扎心的话: 东盟十国里,现在对中国最敌对的,就菲律宾一家。 其他国家,再怎么有争议,也知道一件事——跟中国翻脸,对自己没好处。 既要谈主权,也要谈合作;既要争,也要算账。 只有菲律宾,是情绪拉满,理智清零。
你说菲律宾政客真不知道黄岩岛不是自己领土吗? 不见得。 条约、宪法、照会,全摆在那里,他们总不至于一个字都没看过。 真相不是没人知道,而是有人不愿说。 因为一旦说出真相,他们这些年编织的“爱国叙事”“对抗中国”的大旗,就要塌一半。
那为什么蒂格劳敢说? 第一,他有一定社会地位,敢顶风险。 第二,他知道自己说的是事实,手上有文件、有条约、有时间线。 这不是“立场问题”,这是“你愿不愿承认证据”的问题。
![]()
当然,他在菲律宾国内也少不了被骂。 不少菲律宾网友在网上说他“收了中国的钱”“替中国洗白”。 这也是现在挺典型的一种现象: 谁谈证据,谁就被骂“卖国”; 谁喊得最凶,谁就被封为“爱国者”。 熟不熟悉? 世界各地,极端民粹都是一套流程。
那这篇文章,会不会让菲律宾立刻改弦更张? 想多了。 马科斯政府已经深度绑在美国战车上了,军事协议一份接一份,美军在菲律宾的基地越建越多,演习越搞越频繁。 这些,都不是一篇专栏文章能扭回来的。
但意义在哪? 在于,这篇文章撕开了马科斯政府的信息茧房。 至少让一部分菲律宾民众知道: 原来国内也有人敢说“黄岩岛不是我们的”; 原来问题没宣传片里说得那么简单; 原来,美国不一定是在帮我们,有可能是在利用我们。
对中国来说,要看得清,也要看得透。 别以为一篇文章出来,菲律宾就会立刻“回心转意”,那是不可能的。 现实就是: 一边是中国伸手帮忙搞建设、抗灾、投资; 一边是菲律宾当局继续拉着美日,在南海刷存在感,搞各种“联合巡航”“多边合作”。
![]()
这两条线,会很长时间并行。 既要准备面对他们接下来的挑衅,也要保持该有的冷静和底线。 黄岩岛是谁的,不是比嗓门,而是比证据,比实力,比时间。
这个世界,装睡的人很多,你叫不醒。 但你可以做的,是把灯一直亮着。 让更多人看到真相,剩下的,交给时间和事实去说话就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