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纳斯达克副董事长兼全球资本主管鲍勃·麦库伊(Bob McCooney)出席活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IPO活动明显复苏,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成最快增长点。
麦库伊称,“今年以来有66家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IPO,虽规模多集中在600万至700万美元,但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企业的上市需求仍将持续。”
麦库伊表示,亚洲继续成为国际业务最主要的增长动力。“2008年刚接手国际业务时,几乎所有赴美上市的公司都是来自中国,连续十年都是如此。”此后,资本流开始向东南亚迁移,诸如Grab这样的公司成为标志性案例。如今,日本与韩国所在的东北亚成为增长最快的区域,今年已有5至6家日本企业在纳斯达克IPO,同期韩国公司也有稳定的储备。
![]()
麦库伊指出,当前美国仍是中国企业重要上市地,不少企业的一级市场投资人仍有美国退出的需求,而且对于开拓北美市场的企业而言,美国也是关键目的地。
纳斯达克上市门槛灵活,其科技股的定位溢价显著,能给予AI、自动驾驶、新能源等赛道企业更高估值,因此也吸引不少选择赴美上市的中国科技创新型企业,如文远知行(WRD)、小马智行(PONY)。
麦库伊称,纳斯达克致力于成为企业的首选上市平台。虽与香港交易所等全球交易所存在竞争,但纳斯达克通过持续优化流动性、提升服务质量、升级技术等方式吸引企业。
今年9月3日,纳斯达克宣布提议修改上市标准,并表示正将拟议规则提交给美国证监会(SEC)审核,获批后将立即实施。修订后的标准有三:①最低公众持股量市值1500万美元(目前为500万美元),适用于根据净利润标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公司;②对存在上市缺陷且上市证券市值低于500万美元的公司,加快其停牌和退市流程;③对主要在中国运营的新上市公司,要求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最低公开发行募集资金须达到2500万美元。详情请见:纳斯达克:拟修改IPO标准 提高上市门槛
麦库伊认为,未来将形成新的格局,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以及企业家精神仍占据重要地位,东南亚地区保持活跃,东北亚则成为下一波新增长点,“私募股权支持的企业预计明年将成为纳斯达克IPO的重要力量,AI企业也是纳斯达克重点争取的上市资源。”
近期关于OpenAI可能在未来两年寻求上市的传闻不绝于耳。麦库伊称,纳斯达克是最佳的上市地,欢迎更多人工智能企业上市。
重要声明:本文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上述信息的来源、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仅供参考。
版权声明:所有绿专资本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内首/文末注明来源及微信ID,否则将追究法律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