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11月19日,记者从合肥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十四五”以来,合肥市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获批2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居全国城市第4。培育了6条营收超千亿产业链,在2024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中位列第13。已建成5G基站2.9万个,每万人拥有量居全国前列。
创新动能持续增强
合肥市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获批2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居全国城市第4。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4628家。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17家、占全省三成,有效期内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2户、位居全国第14。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8家。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构建“需求对接—技术研发—中试孵化—产业落地”全链条服务体系,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工业设计中心13家,电解水制氢等6个平台入选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占全省60%、全国2.5%。创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00余家,重点企业实现技术中心全覆盖。
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
合肥市已建成5G基站2.9万个,每万人拥有量居全国前列,入选工信部首批5G应用“扬帆”行动重点城市。
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显著,国家级平台达12家、居全国第6位。已推动378户试点企业数字化水平等级达到二级以上,动态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智能工厂建设梯度推进,培育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智能工厂131家,创建全球“灯塔工厂”6家次、位居全国第4。
合肥把握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构建以1个通用大模型为核心、N个行业大模型协同发展的“1+N”大模型体系,在智能语音、图像生成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星火大模型语音模块覆盖超千万辆汽车,市占率位于行业首位。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合肥培育了6条营收超千亿产业链,包括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等,在2024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中位列第13。
推动色选机行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向智能分拣方向升级,全球市场占有率超50%;支持叉车行业研发应用新能源技术,锂电叉车、氢燃料叉车打破了国外高性能技术垄断。
实现“屏-芯-终端”全产业链布局,LCD面板出货量约占全球十分之一,显示驱动芯片代工市场占有率全球第1;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十四五”以来产业规模增长超2倍,全球最高功率组串逆变器、最大容量储能系统、首台GW级钙钛矿蒸镀机、最大尺寸钙钛矿光伏组件来自“合肥制造”。
合肥加快具身智能产业集聚发展,机器人年产量突破3万套、是2020年的10倍,初步构建了覆盖“大脑—小脑—核心部件—本体”的全链条研发制造体系。
绿色化发展成效显著
合肥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鼓励研发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十四五”以来,超330项技术产品入选国家和省级推荐目录。
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构建,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43家、省级绿色工厂102家,经开区、新站高新区、双凤经开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节能减排目标超额完成,截至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24.8%,远超“十四五”下降15%的目标任务。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编辑 彭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