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莫斯科中俄会谈落幕,未签一纸同盟条约,却达成关键共识。
会谈结束不久,俄大使馆便向全球发布通告,强硬反对各国以制裁为名抢占俄海外资产。
声明很快被俄驻美、英、法等国大使馆同步转发,成为面向全球的正式表态。
而这场没有结盟捆绑的务实磋商,彻底打脸西方“某些”爱结盟搞霸权的国家!
![]()
中俄会谈
这场引发全球关注的莫斯科会谈,从11月12日持续至13日。
中俄双方围绕能源合作、贸易结算和资产安全三大议题深入磋商。
没人会想到,这场没有同盟条约签署仪式的会谈,最终会以一份反对资产掠夺的全球通告收尾。
而这恰恰藏着中俄“不结盟却更坚韧”的相处智慧。
要理解这份通告的分量,得先看清俄罗斯正面临的困境。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西方国家以“支持乌克兰”为名,掀起了一轮又一轮针对俄罗斯的资产冻结潮。
![]()
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欧盟已冻结俄罗斯海外资产超过3000亿欧元,其中包括俄央行储备金、企业海外账户和公民私人财产。
更让俄方愤怒的是,美国去年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中,明确允许“扣押俄相关实体资产用于援助乌克兰”。
今年已有两家俄罗斯能源企业的海外账户被美方强制划转资金。
这不是制裁,是赤裸裸的财产掠夺。
会谈结束后的联合记者会上,俄罗斯副总理切尔内申科的语气带着压抑的怒火。
![]()
他手里举着一份清单,上面详细列着被西方冻结的俄资产明细:“仅德国一家就冻结了我们120亿欧元的能源收益,这些本是用于购买医疗设备和粮食的资金。”
而中方代表则明确表示,“反对任何违反国际法的单边制裁和资产没收行为”。
这句表态被俄媒特意用加粗字体刊登在《消息报》头版。
俄大使馆的三条全球通告,正是这场会谈共识的直接落地。
重申“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是国际法基本原则,任何单边扣押行为均属违法。
呼吁各国警惕“制裁泛化”带来的全球金融风险。
![]()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宣布中俄将建立“跨境资产保护协作机制”,为两国企业提供法律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通告从头到尾没提“同盟”二字,这种“不结盟却互信”的关系,早已是中俄相处的常态。
会谈期间公布的一组数据,更能说明这种关系的含金量。
2025年前10个月,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100亿美元,同比增长18%。
其中能源贸易占比达45%,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前10个月输气量突破300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更关键的是,中俄贸易中本币结算占比已提升至68%,这意味着双方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美元结算体系的束缚,也让西方通过金融制裁打压俄的企图落空。
![]()
“我们不需要用同盟条约来捆绑彼此。”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会谈后接受意大利《晚邮报》采访时,再次提及“三不”原则,“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不存在彼此领导,这是中俄关系的基石。”
他特意提到,中方从未要求俄方在国际事务中“选边站”,就像俄方也尊重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中立立场一样。
这种平等姿态,恰恰戳破了西方炒作的“俄罗斯依附中国”的谎言。
对中国而言,坚持不结盟既是外交传统,更是现实利益的理性选择。
![]()
如果中俄缔结军事同盟,中方必然会被卷入俄乌冲突的漩涡,美西方国家早已备好的“次级制裁清单”就会立即生效。
要知道,中国与欧盟的年贸易额超过8000亿美元,与美国的贸易额也接近6000亿美元,保持外交自主才能让中国在复杂的国际格局中左右逢源。
正如中方代表在会谈中所说:“好的大国关系,不是要绑在一起对抗第三方,而是要在各自发展中相互成就。”
面对中俄的务实合作,西方的反应充满了矛盾。
![]()
西方结盟维霸权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记者会上辩解,“冻结俄资产是临时措施,将用于战后重建”,却拿不出任何国际法依据。
美国白宫发言人皮埃尔则指责“中俄合作破坏西方制裁效果”,但这种指责很快被市场数据打脸。
俄罗斯今年的GDP增速预计达到2.1%,远超西方机构年初预测的“萎缩1.5%”,这背后离不开中俄贸易的拉动。
其实西方真正害怕的,是中俄“不结盟”模式打破了他们的霸权。
长期以来,美西方国家习惯了用“同盟对抗”来划分世界,北约就是他们维持霸权的工具。
但中俄却用实际行动证明,大国之间可以不搞阵营对立,不签同盟条约,照样能开展深度合作。
俄大使馆的全球通告,就是对这种新型大国关系的一次公开宣示。
我们不搞集团政治,但我们会联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莫斯科会谈结束当天,中俄代表共同参观了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中俄关系展”。
![]()
展柜里,有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苏贸易合同,有九十年代中俄边界谈判的纪要,还有近年来双方合作的能源项目模型。
这张照片恰是中俄关系的最好写照。
不必用同盟条约来证明亲密,不必用对抗第三方来巩固关系,彼此尊重、务实合作,就能在复杂的国际格局中站稳脚跟。
俄大使馆的全球通告,与其说是对西方的抗议,不如说是对新型大国关系的一次科普。
真正的大国相处,不是拉帮结派搞对立,而是和平交流互帮互助。
![]()
结语
如今,莫斯科的寒意仍在蔓延,但中俄合作的热度却在持续升温。
那些被西方冻结的资产或许短期内难以解冻,但中俄用“不结盟却互信”的智慧,已经为彼此开辟出一条更宽广的道路。
这道路上没有阵营对抗的硝烟,只有互利共赢的足迹,而这正是动荡世界里最宝贵的稳定力量。
毕竟,大国之间的终极智慧,从来都不是谁能打败谁,而是如何携手让世界更安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