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后来才知道这些事。谈起那条很长的东海岸铁路,前后一耽搁就是七年,时间走得很快,很多工厂停了很久——沿线本地的居民足有440多万,老百姓都盼着哪天能通车。原本说好全线修688公里,后来又只能缩短到640公里。中国交通建设公司那边给出的价格、技术都非常实在,900亿人民币的大合同不是小数。2016年时工地很热闹,机器一响就是整天。投资承诺和人才计划摆在那,谁也没想过说停就停了。
![]()
“2018年选举后突然变了天,”不少人就在街头问怎么回事。93岁的马哈蒂尔掌权,国会一阵清算风,很多过去的不愿留着。新官上任说铁路造得太贵,合同报价都是虚高,“国家背不起”——这个说法一遍又一遍。背后的意思很明确,要让新政府有话语权,得把原来的都否了。合同一下否了,违约金光是人民币就有361亿。马哈蒂尔又倒过来把预付款要回来,理由是合同不平等。国际社会好多媒体都看得懵。
![]()
有人打算换新靠山。马哈蒂尔很相信日本,去了足有三次,还主动提出土地开发、税收免减,一连串的条件,等着“武士债券”发下来。2000亿日元的债券说是帮了点忙。但等正式问日本要不要接东海岸铁路,日本外务省说话就不清不楚,三菱、东芝这样的基建巨头都不接。一个理由是云顶隧道太长,16公里,而且地层都是花岗岩,搞砸了可不是小事。另一个原因就是国际上都在看合同态度,大家都怕马来西亚会把事情搞黄。
![]()
日本那一边根本没兴趣接手,马哈蒂尔明明做了那么多努力,结果剩下的全都是尴尬。采石场老板看着订单少了很多,工人们也不知下一步去哪。总共有2250名工人突然就没工作,社会抗议起来,失业率跑到18%。有民众说,“官方说合同不公,其实工作都没了。”政策一下,经济拖慢,社会矛盾一天天多。
![]()
还有一个麻烦是国家信用的事。违约以后,马来西亚信用评级马上被调低,融资成本跟着涨了1。7%,一年政府就要多出十亿林吉特利息。项目停工,直接损失有47亿林吉特,谁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挽回。选民们投票也不再支持,马哈蒂尔那一党的票数直线落下来,比过去跌了23个百分点。
![]()
大家都在问一个问题——铁路停着,日本不要,中国也很难重启,还有什么办法?没多久马哈蒂尔自己走上谈判桌,提出重新和中国合作。中方愿意重新谈,方案改了又改,路线避开复杂地质,总造价直接从655亿林吉特压到440亿林吉特。每公里造价都下降了快一半。
![]()
写进新合同的“政治风险条款”,以后就算政局有变,也由马方担全责。这是合同时代的“安全锁”,两个国家都需要这样的保证。技术方面没有马虎,中国的盾构机刚好派上用场,最难的隧道提前三个月完工,还没什么工伤。东南亚最长的隧道,就这样写进了记录。
![]()
铁路后来的好处一点点显出来。运棕榈油那边,原来一天半,现在只要4小时。物流成本省了35%,企业一个月都能剩下200万林吉特。GDP那边,当地规划署有数据说可以增长0。8%。老百姓感受很明显。
![]()
建设速度也不慢。到2025年8月,整体建设进度可以写成85%。预计2027年能全部通车。这期间工程师们每个节点都会汇报情况,媒体都有相关数据。什么公司负责什么区域,合同细则全都列着,数字清清楚楚。
![]()
给很多人留下印象的,是那句“合作是正确的选择”。马哈蒂尔后来亲自承认没有错,中国并不是要什么征服,项目推进大家都能得好处。这种表态在报纸上登了很多天,街头老人也都议论。
![]()
数字方面很直观,441万居民直接受益;中资技术给了不少培训,连后期养护也不用发愁。沿线采石厂、构件厂产量回升,到2024年时订单都赶不上来;失业率慢慢降,经济带动更快。当地货物运输一项就每年多带进上千万林吉特。
![]()
民生跟着一起变化。农户感叹自己卖粮食卖快了,棕榈油贩子也抢订单,物流整合不再那样慢。政策回归合同精神,投资回流市场,经济指标月月看得出动静。
![]()
媒体对比了合同前后,条款编号、造价明细都很详细。比如工程变更后,光是云顶隧道施工时间就缩短100天以上;新条款加了12项安全措施,事故率下降,工地管理远超当地标准。
![]()
选民情绪也看得出来。原本反对的票数慢慢回暖议会补选时数据一改又改,支持率回升,街道小贩谈起铁路,不再抱怨。所有人都盯着什么时候能通车,有些官方工作人员每天打卡统计进度,一笔笔数下去。
![]()
项目后期媒体还专门采访了中国工程师,他们说:“跟马来西亚合作我们很有经验,大家都尊重合同。”采访稿公开,点击率很高,不少人都点了赞。数据清楚、感受直接,信用这一点很突出。
![]()
政府部门一年内公布了预算执行报告,工程款支付明细都能查。每季度给出进度,企业营收增加,损失慢慢被填补回来。经济带动作用,专家用数字标注,增长预测和以往不一样。
![]()
大家最后都记得信用的事情,不是钱能解决一切,有些时候合同才是最重要。国家大事、经济都是明码标价,合同一违,影响就很大。马来西亚这七年,给了数据也给了答案,铁路修通了,市场活了,一切都跟着有了变化。
![]()
国际社会都在看这样一条铁路。媒体用了很多“合同”“信用”之类的大字,大家就知道合同受伤了,谁都得付代价。铁路那边工地还在抢进度,居民都盼着早点通。信用明码标价,大家都在算账,谁失信谁就担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