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在广东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圆满闭幕。本届教博会以“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充分体现了“汇聚、共享、创新”的办会宗旨,在三天会期中全面展示了中国教育创新的蓬勃生机。
1386项创新成果如繁星汇聚,57场高端论坛引人入胜,1000余场工作坊创意激荡,近10万人次现场参与,线上观看量超300万——这组令人振奋的数字,是中国教育创新力量的集体迸发,体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推动实践创新的智慧与热情,展现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磅礴气象。
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点,通向更高质量教育的大门已然开启。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王守军表示,过去十年,教博会伴随着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征程,逐渐成长壮大,成为推动教育创新、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面向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将携手全国教育同仁及所有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继续汇聚创新智慧、激发改革活力,为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的壮丽篇章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闭幕式上发布了第七届教博会优秀教育创新成果。本届教博会共征集1406项教育创新成果,经过严格评审,《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创新的实践经验》《格物究理·求真创新:数理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悦己·怡人——孤独症学生情绪能力培养实践探索》《数字赋能·全域协同:边境民族地区贯通式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等21项成果获得“优秀教育创新成果”称号,涵盖人工智能、乡村教育、教师发展、课程改革、特殊教育等多个领域。
![]()
教博会不仅是创新成果的“展示窗”,更是教育思想的“碰撞场”。50余场主题论坛构建起多层次、跨领域的“学术矩阵”,从政策制定者到一线教师,从科学家到企业家,每一场深度对话都是一次智慧的集结与航向的引领。
作为教博会的品牌活动,第四届教育局长论坛首次移师珠海,汇聚了来自全国30个省份、246个市县的600余位教育部门负责人。论坛紧扣“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主题,围绕市县结合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推行小班化个性化教育、深化中考招生改革等深水区议题,展开了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深度研讨,为推动区域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本届教博会持续关注乡村教育振兴,通过举办中西部县域教育提质发展论坛、县域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论坛等,充分发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连心桥”和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的作用。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系统介绍了“强师工程”的体系框架与实施成效,展示了学校通过体系化培养与精准支持,分层分类服务全域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基础教育生态、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改革创新举措。
教博会深度扎根粤港澳大湾区,积极落实“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搭建中国教育成果走向世界的桥梁,促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成为一场彰显开放格局的教育盛会。
由“中非教师教育中心”组织的20余位来自非洲多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教育研究者走进教博会,沉浸式了解中国教育创新实践。他们纷纷表达了加强与中国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强烈愿望。与此同时,港澳地区大中小学的全面参与,彰显出大湾区教育融合的加速推进。
南海潮涌,奔流不息。第七届教博会圆满闭幕,教育创新之路再启新程。当创新理念从珠海辐射全国,当思想火花从会场点亮课堂,当无数教育工作者的梦想汇聚成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中国教育正在以创新为楫、以实干为帆,驶向教育强国的星辰大海!
(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俊宇)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