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又掀桌子了!他在马里兰州安德鲁斯空军基地撂下狠话:谁跟俄罗斯做生意,谁就吃“超级制裁”。
这话细品之下,全是算计,明面上刀锋指向普京,暗地里中国却成了隐形的靶心。
它的狠辣之处在于,打击的不是直接目标俄罗斯,而是俄罗斯赖以生存的经济网络,旨在从外围掐断俄罗斯的血液供给。
那么,谁是和俄罗斯“做生意”的大户?报道里点了几个名:印度、巴西、土耳其,还有被豁免的匈牙利。‘
印度是著名的俄罗斯折扣石油大买家,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也与俄罗斯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能源合作。特朗普政府已经用行动展示了这套逻辑:他以印度进口俄油为由,对印度输美产品加征25%的关税,使总体税率达到惊人的50%。
这一招一石三鸟:
1.打击俄罗斯经济命脉:直接目标,无需赘言。
2.为美国能源开路:挤掉俄罗斯的市场份额,正好让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和石油填补空白。
3.维护美元石油霸权:打击非美元结算的能源贸易,巩固美元地位。
![]()
但所有这些国家,在与俄罗斯的贸易上都还不是最大的那一个,最大的买家是中国。中俄贸易额高达1636.21亿美元,这个数字,远超印度等其他俄罗斯伙伴,构成了俄罗斯经济在西方制裁下依然能维持运转的基石。
特朗普的“制裁盲盒”里,会没有针对中国的选项吗?几乎不可能。这就像房间里的大象,无法忽视。
可中美贸易战刚进入“休战期”,双方都发了官方文件缓了口气,特朗普会在这节骨眼上再掀波澜吗?
我的看法是,可能性不小。不过顾及中美贸易协议,特朗普不会明着来,但会暗地里捅刀。也就是说,中国可能不在第一波名单,但一旦美国需要,随时都会发难。
但特朗普这么搞,反噬早就开始了。《华盛顿邮报》报道说,尽管特朗普嘴硬称关税没加剧通胀,可美国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日常用品价格蹭蹭涨,民众怨声载道,还帮民主党在地方选举中赢了几个关键席位。
民主党众议员说,特朗普这是在“扑灭自己引发的大火”,他试图通过降低部分关税来安抚民众,以免影响明年的中期选举。
![]()
这个细节至关重要,它揭示了特朗普这套激进对外政策的国内软肋。他的“强硬”是需要国内政治资本来支撑的,如果物价持续上涨导致民怨沸腾,选举压力会迫使他不得不调整策略。
因此,他对俄罗斯的“极限施压”战略,本身建立在一个并不稳固的国内基础之上。当他发现制裁中国带来的通胀压力远超其政治承受能力时,他很可能会对待中国的方式上变得犹豫、保留,甚至寻求某种形式的“例外处理”。
就在特朗普唱红脸时,法国突然高调出手!马克龙和泽连斯基签下100架“阵风”战机意向书,注意,是“意向书”,不是正式合同。
爱丽舍宫自己也赶紧澄清,这并非军购合同,预计全部交付完成需要10年。路透社也点出关键:即便法国能立刻交货,乌克兰飞行员也需要经过漫长且严格的培训才能驾驭这些先进战机。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笔交易的政治象征意义,远大于其即刻的战场实用价值。泽连斯基太需要这样的“强心剂”了。在顿涅茨克前线,特别是在红军城方向,乌军正面临俄军持续加压的“非常艰难的战斗”。
![]()
在这种情况下,100架十年后才能完全到货的“阵风”,更像是马克龙给泽连斯基画下的一张关于未来空中力量的大饼,是维系乌克兰士气和不让其彻底倒下的政治姿态。
它传递的信号是:西方(至少是欧洲一部分国家)没有放弃乌克兰,长远来看,我们会武装你。但这张饼,解不了红军城眼前的饥渴。俄国防部公布的歼灭乌军机降部队的画面,以及其在波克罗夫斯克的稳步推进,才是战场上的现实。
所以,法国的出手,是一场精算过的豪赌。赌的是俄乌冲突的长期化,赌的是欧洲不能接受俄罗斯的完全胜利,也是在向国内军工产业展示一个巨大的未来订单。
但这一切,都建立在乌克兰能顶住当前压力,不至于在“阵风”到来之前就崩盘的前提之上。
更微妙的是,法国一直想当“欧洲老大”。特朗普嘴上说不给乌克兰一分钱,马克龙偏要反着来,你美国撤梯子,我欧洲自己扛大旗!再加上瑞典之前答应卖“鹰狮”战机,欧洲国家正悄悄组成“援乌联盟”,摆明要和特朗普唱对台戏。
![]()
特朗普的制裁和法国的军援,看似目标一致,对付俄罗斯。但拆开看,两边的算盘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特朗普的制裁是全球化威慑,通过经济手段孤立俄罗斯,顺便收拾“不听话”的盟友。法国的军援是区域化维稳,通过武装乌克兰防止战火西蔓延。一个要重构全球秩序,一个要守住欧洲门户。
特朗普的终极目标是美国优先:能源出口、美元霸权、国内选票。马克龙的野心是欧洲自强:军工订单、地缘影响力、脱离美国掣肘。就连军援本身也暗藏矛盾:美国抱怨法国抢占军火市场,而法国担忧特朗普的次级制裁误伤欧洲企业。
而中国,处在这个风暴眼的边缘。短期内,由于中美贸易休战的大背景和美国自身对通胀的忌惮,美国可能不会立刻、全面地对华启动与俄罗斯相关的次级制裁,更可能的方式是进行“精准打击”,或者保持“战略模糊”作为威慑。
![]()
但长期看,中国作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的身份,使其始终是美国这一战略中无法回避的“隐形靶心”。美国对中俄正常经贸往来进行干扰和遏制的意图不会改变。
100架“阵风”改变不了乌克兰前线的溃败,特朗普的“制裁盲盒”也未必能如愿困死俄罗斯,更未必敢轻易扣动瞄准中国的扳机。这场由美国主导的、看似雷霆万钧的行动背后,是霸权焦虑下的力不从心,是旧工具箱应对新挑战的捉襟见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