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深圳书市是我们每年与读者面对面交流的保留节目,今年依然在市集上见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当然也结识了很多新朋友。
有趣的是,今年收获最多认可的几本都是近半年来的新书,吃老本果然还是不行的啊(笑),我们继续加油,给大家多做点新东西出来看~
![]()
植物生命:混合体的形而上学
作者:[意] 埃马努埃莱·科恰
2025年8月
内容简介:
我们很少谈论植物,也忘记了它们的名字。哲学总是忽视它们,甚至生物学也认为它们是生命之树的简单装饰。然而,植物赋予地球生命:它们创造了环绕我们的大气层,它们是我们赖以维生的氧气的源头。
植物体现了生命所能与世界建立的最为密切和基本的联系。从叶、根和花的视角来看,世界不是一种简单的物的集合,或包含一切的普遍空间,而是总体的大气、气候,是一种真正的混合形而上学之所在。
不同于讨论自然和宇宙的思想惯例,科恰将无限小与无限大结合在一起,创造性地阐释了植物的哲学意涵,进而重新定义了人类在生命领域中的位置。
作者简介:
埃马努埃莱·科恰(Emanuele Coccia),意大利哲学家,现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时尚与生态学,著有《蜕变》《感性生命》等。
![]()
思考历史
作者:[美] 萨拉·马萨
2025年11月
内容简介:
《思考历史》由美国西北大学文理学院教授萨拉·马萨所著,是一部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史学反思著作。全书贯穿对欧美史学近百年发展的梳理,既介绍经典理论与案例,也批判史学研究中的意识形态局限(如西方中心主义、性别偏见),最终邀请读者思考历史学与公共世界的关系。
阅读本书,我们可以了解、看透所有历史叙事的底层逻辑与潜在立场,不再被动接受任何现成结论,也帮助我们理解历史的争论如何塑造当下,为我们提供了保持独立思考、厘清世界真相的重要思想工具。
作者简介:
萨拉·马萨,1975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西北大学文理学院教授。马萨长期专研18- 20世纪法国史,尤为擅长对社会、文化、思想史与历史理论方面的研究。出版过《18世纪法国的主仆关系:忠诚的用处》《私人生活与公共事务:法国大革命的起源》等多本图书,获得过大卫·平克尼奖、乔治·莫西奖等奖项。
![]()
欧洲城市现代史
作者:[美] 罗斯玛丽·韦克曼
2025年8月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1815年到现在的欧洲城市史,将整个欧洲的城市历程交织在一起,探寻城市景观的发展模式。作者聚焦于城市持续与变迁模式的社会和文化转变,以及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过渡过程,以探究欧洲城市特色。韦克曼提出了一种含有文化和后殖民研究的概念以及城市地理的跨学科方法,介绍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城市社会,并讨论了从伦敦到热那亚的多个城市和城市类型,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两个世纪以来欧洲的现代化轨迹。
作者简介:
罗斯玛丽·韦克曼(Rosemary Wakeman),美国福特汉姆大学历史学教授,著有《实践乌托邦:新市镇运动思想史》和《英雄城市:巴黎1945—1958》。
![]()
中午吃什么
作者:[美]泰勒·考恩
2025年9月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泰勒·考恩是一位酷爱下厨、深谙美食搜寻之道的吃货经济学家。他带着对美食的天然意趣,探索并记录散布于世界各地的美食——小到路边摊、流动餐车的平价餐食,大到米其林餐厅里的顶级料理……他渴望打破我们的“饮食势利眼”:好食物并非特别昂贵的;几乎每个地方都有物美价廉的饮食。他想用经济学原理为每个人安装美食搜寻雷达:找美食要走小道,别选大路;好餐厅里的人通常看起来比较严肃……他呼吁我们成为创新的饮食消费者,亲自示范如何在超市、餐厅、家里改革我们与食物的关系。
懂一点枯燥严谨的经济学,能让我们在每一餐的平凡烟火中,注入选择的自觉与创新的微光,成为更富觉知与创造力的“饮食生活家”。
作者简介:
泰勒·考恩(Tyler Cowen),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曾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选为“过去十年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他主笔的“边际革命”博客长期位居全球经济类博客前三,并在《纽约时报》担任专栏主笔。其研究方向横跨文化经济学、科技创新与增长困境等多领域,代表作有《大停滞》等。
![]()
我也只是一个人
作者:[匈] 特雷齐娅·莫拉
2025年4月
内容简介:
“房地产危机正在拖累所有人。”
“我们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根本无关紧要。”
达留斯·科普生活在新经济泡沫背景下的德国。总部位于美国的跨国集团收购了他所在的公司,又解雇了几乎所有人,只留下他作为欧洲大陆办事处的唯一员工。从网络工程师变为销售经理,面对一个人的办公室,科普自嘲:“从今天开始,我就是大陆上唯一的男人了。”
有一天,客户在留下一个装满现金的纸箱后便不见人影,科普却迟迟联系不上远在英美的上司。与此同时,妻子需要他提供更多真正的支持与回应(而非仅仅停留于口头的“爱”),住院的母亲和待业的妹妹期待他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朋友透露了科普的公司又将重组的传言……他隐约感觉到工作和婚姻都岌岌可危,自己的生活即将崩溃。必须行动起来,可除了拖延和自欺欺人,他还能做些什么?
“我也只是一个人而已。”
作者简介:
特雷齐娅·莫拉(Terézia Mora),1971年出生于匈牙利,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德语文学作家,编剧、翻译。曾获毕希纳文学奖、巴赫曼文学奖、德国图书奖、不来梅图书奖等。
![]()
哲学家与狼
作者:[英]马克·罗兰兹
2025年10月
内容简介:
小狼布雷宁与哲学家马克·罗兰兹11年来朝夕相处,他与罗兰兹一起生活,一起玩耍,甚至在罗兰兹的大学课堂里打盹。他作为狼的生命不断刺激罗兰兹反观作为猿猴的自己,将生命的真实瞬间从人类的傲慢、计算和贪婪中打捞出来。
“他便是那抹光亮,让我得以在阴影中看到自己”。
作者简介:
马克·罗兰兹(Mark Rowlands),牛津大学哲学博士,美国迈阿密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多部哲学畅销书,如《动物权利》《宇宙尽头的哲学家》《跑着思考》《像狗一样快乐》等。
![]()
新闻的发明
作者:[英]安德鲁·佩蒂格里
2022年1月
内容简介:
早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人们就渴望信息。在前工业时代,人们通过谈话、八卦、庆祝活动、布道和公告来收集和分享新闻。印刷时代催生了小册子、期刊和最早的新闻纸,将新闻社区从地方扩展到世界。本书追踪了1400年到1800年四个世纪以来多个欧洲国家的新闻史,展示了控制新闻的力量,新闻在政治、宗教改革和社会事件中的角色,新闻的娱乐性和时效性,记者的可信度,以及人们在推开新闻的世界之窗后发生的改变。
今天,在一个被信息淹没的时代,人们如何在这种信息规模中相互沟通?读者或将在书中得到新的思考。本书荣获2015年哈佛大学金匠奖。
作者简介:
安德鲁·佩蒂格里,英国历史学家,圣安德鲁斯大学教授。著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书籍》和《新闻的发明:世界是如何认识自己的》等。
![]()
巫师:一部恐惧史
作者:[英] 罗纳德·赫顿
2020年9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历史学高级教授罗纳德·赫顿的巫师研究专著。作者以尽可能广泛和深入的视角切入近代早期巫师审判,将巫术视为从古至今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追溯了巫术观念和猎巫文化的发源和流变。作者综合英美和欧陆学者的观点和研究路径,结合历史学和人类学的方法,考察了世界各地人们对巫师及其他类似的信仰的态度以及巫师嫌疑人的遭遇。其视域跨越非洲、中东、南亚、澳大利亚以及美洲,洞见贯穿古代异教时期到当代社会。本书是巫师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致力于消除人类社会对巫术的恐惧。
作者简介:
罗纳德·赫顿(Ronald Hutton),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历史学教授、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英国文化遗产信托基金专员,研究领域涉及基督宗教、民间传说和民俗文化。其著作主题广泛,包括14至17世纪英国史、英国古代和现代异教,以及西伯利亚萨满教等。
![]()
诗歌小史
作者:[英] 约翰·凯里
2024年5月
内容简介:
流传至今的最古老的诗歌讲了什么故事?与荷马齐名的女诗人是谁?欧洲人眼中的李白、苏轼作 品什么样?
诗歌是用特殊的方式构成的语言,因此它会被人记诵,被人珍惜。本书要讲的,就是这些至今没有被遗忘的作品,主谈英美诗歌,兼及欧洲其他地区和东方诗歌。英雄史诗如《吉尔伽美什》《贝奥武甫》,传奇歌谣如《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仙后》,中世纪大师如但丁、彼特拉克,现代主义诗人如华莱士·史蒂文斯、兰斯顿·休斯……还有各个历史时期,不可不提的女诗人如毕晓普、普拉斯。他们共同构成了本书璀璨的诗人星图,他们的故事与创作写就了四千年诗歌史。
诗人告诉我们,一切都将变为尘土,但这首诗本身不会消亡。
作者简介:
约翰·凯里(John Carey),英国文学评论家,毕业于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退休后担任牛津大学英国文学荣誉教授。曾于1982年和2004年两次担任布克奖委员会主席,2005年担任首届布克国际奖评委会主席。已出版作品《阅读的至乐》《知识分子与大众》《艺术有什么用》等。
![]()
布劳提根诗选
作者:[美] 理查德·布劳提根
2019年9月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美国诗人布劳提根的九十多首代表性诗歌,包括《由爱的恩典机器照管一切》《河流的回归》《避孕药与春山矿难》等。
布劳提根以使用幽默与情感来推动视觉想象力而闻名,他的诗歌通俗易懂而又奇特地具有一种跳跃性和神经质,简洁的文字中往往蕴含着精妙的隐喻。因为他的诗作简短而精妙,有俳句般的风味,他也被称为“美国的松尾芭蕉”,在美国诗歌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布劳提根的写作以“诗意”的展开为核心,将诗歌、散文、小说整合在一种可以称之为“布劳提根风格”的新事物中。这种文体企图先让诗歌散文化,再让小说“散文式诗歌化”,继而让诗歌小说化。
这本《布劳提根诗选》是“布劳提根风格”在诗歌上的集中体现。
作者简介:
理查德•布劳提根(Richard Brautigan),美国诗人、小说家,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位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和“反文化运动”在作家中的最佳代表。
1935年生于华盛顿州的塔科马,1984年于加州的波利纳斯家中自杀身亡。曾参加“垮掉派”活动,但处于边缘位置。小说《 在美国钓鳟鱼》使其成为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学偶像,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巨大声誉。
其诗歌同样也收获了庞大的读者群,主要诗集包括《避孕药与春山矿难》《由爱的恩典机器照管一切》《请种植这本书》《隆美尔驾车深入埃及》《用干草叉装载水银》等。
- End -
![]()
成为更好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