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1月,巴基斯坦通过宪法修正案,陆军参谋长穆尼尔获得终身豁免权和核控制权。
这不是军事政变,却让军方从幕后走向台前,改变了国家的权力格局。
96%的民众支持这一变化,为何民主国家选择了威权统治?这种技术性调整会带来什么影响?
![]()
编辑:MUYI
96%民众支持下,穆尼尔手握核按钮走上权力巅峰
今年5月的印巴空战成为了改变巴基斯坦命运的转折点。
穆尼尔指挥巴军击落6架印度战机,端掉3个炮兵阵地,连印度一个旅长都给击毙了。
这场硬生生的胜利让巴基斯坦民众沸腾了,民调显示96%的人认为本国获胜。
穆尼尔也因此被破格晋升为陆军元帅,声望一下子冲到了顶点。
![]()
要知道,巴基斯坦自1947年建国以来,获得这一军衔的只有1959年的阿尤布·汗。
穆尼尔因此成为巴基斯坦独立后首位现役陆军元帅,这份荣誉含金量十足。
胜利的喜悦还没褪去,11月宪法第27修正案就闪电般通过了。
![]()
新法案规定陆军参谋长自动兼任国防军总司令,穆尼尔顺理成章成为首任。
更重要的是,法案还赋予国防军总司令与国家元首同等的终身豁免权。
更关键的是,战略核资产的指挥官任命需由陆军参谋长推荐。
这意味着巴基斯坦的核按钮实际移交至穆尼尔手中了。
![]()
![]()
这种制度设计在巴基斯坦史上未有先例,甚至超越了穆沙拉夫时期。
法律部长阿扎姆强调修正案"旨在提升国防效率",但当地媒体直接称之为"宪法政变"。
这种顺畅的通过速度反映出文官政府对军方势力的妥协共识。
反对党抗议程序仓促,但议会中鲜有实质性阻力。
![]()
从阿尤布·汗到穆尼尔,70年军方干政的现代化升级
穆尼尔的权力跃升绝非偶然,而是巴基斯坦内外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历史脉络看,巴基斯坦军方干政传统可以追溯到建国之初。
1958年阿尤布·汗通过政变上台,集总统与元帅头衔于一身。
1977年齐亚·哈克接管政权实施军管,开启了长达11年的统治。
1999年穆沙拉夫同样以陆军参谋长身份执政,直到2008年被迫下台。
![]()
这些历史先例为穆尼尔的崛起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不同的是,穆尼尔通过宪法程序而非军事政变获得权力。
这正是此次权力转移被称为"技术性调整"而非"变天"的原因。
![]()
穆尼尔的个人经历同样暗合这一历史轨迹。
他1968年出生于军营城市拉瓦尔品第,1986年开始军旅生涯。
长期服役于印巴对峙前沿的锡亚乔特冰川,后转入军事情报系统。
曾任三军情报局局长,深谙安全事务与权力运作规则。
2022年接任陆军参谋长后,推动议会通过法案延长参谋长任期。
![]()
可以说,此次修宪是他权力布局的收官之作。
现实压力同样推动着军方地位的上升。
东部印度持续强化军事存在,西部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与巴关系紧张。
美国从阿富汗撤离后对南亚影响力下降,地区安全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
不是政变胜似政变,民主框架下的威权化新玩法
穆尼尔掌权后的表现引人关注,特别是频繁的外交活动。
2025年6月访美会见特朗普,9月赴华参加上合组织峰会。
其国际曝光度甚至超过了总理谢里夫,形成了独特的"军事-外交"模式。
![]()
这种模式与土耳其埃尔多安、埃及塞西等政治强人的崛起路径高度相似。
有意思的是,穆尼尔在冲突中启用大量中式装备。
JF-17"雷电"战机和歼-10C的超视距作战能力对印军形成技术压制。
这种装备转型既强化了巴军事实力,也巩固了中巴战略关系。
![]()
穆尼尔为赢得关键外部支持打下了坚实基础。
巴基斯坦当前形成"军主文从"的新型治理架构。
穆尼尔负责国防与外交,总理谢里夫专注经济事务。
总统扎尔达里扮演仪式性角色,这种分工表面提升效率。
![]()
谢里夫政府正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谈判贷款。
争取将通胀率从2024年的29.2%降至2026年的5%-7%。
而穆尼尔则通过军事威慑为经济改革创造安全环境。
但该模式存在内在脆弱性,债务占GDP比例达73.2%。
2025年洪灾直接影响超400万人,基层民众对紧缩政策不满持续发酵。
![]()
南亚权力洗牌,中国的应对与抉择
核控制权成为穆尼尔的关键筹码,意义重大。
巴基斯坦拥有约165枚核弹头,战术核武器针对印度"冷启动"理论设计。
穆尼尔获得核力量管理权后,可更灵活应对印巴危机。
![]()
但同时也增加了战略误判风险,美国传统基金会对此表示担忧。
报告指出巴军方集权可能使核决策更趋激进。
但另一方面,权力集中也能避免核指挥体系分散带来的失控。
地区国家将密切关注权力集中对反恐合作的影响。
巴基斯坦在2025年全球恐怖主义指数中排名第二。
![]()
俾路支分离势力持续袭击中巴经济走廊项目。
穆尼尔需证明其能有效遏制安全威胁,否则军事集权的合法性将受质疑。
而在大国博弈中,巴基斯坦如何在保持中美关系平衡的同时保障自身利益。
这将是穆尼尔政权面临的重要考验。
![]()
短期来看,穆尼尔的权力巩固可能带来政治稳定。
军方直接掌控核武器与安全事务,可减少跨部门摩擦。
提升危机响应速度,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环境。
![]()
但长期看,这种制度设计将加剧巴基斯坦军政失衡。
宪法修正案中的终身豁免条款,本质上创造了一个超法律的存在。
可能侵蚀司法独立性与问责机制,民主制度的根基面临挑战。
![]()
结语
巴基斯坦的"技术性调整"代表了发展中国家在复杂时代下的治理创新探索。
这种民主框架下的威权化模式可能成为更多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选择。
在安全与民主的平衡中,中国该如何应对这种新型治理模式的扩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