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每日幸运签#
近日,俄罗斯萨拉托夫国立大学与中国华中科技大学的联合科研团队,找到了一种延缓大脑衰老、预防痴呆的新方法。他们的研究证实,用特定红外光刺激大脑及脑膜组织,能安全改善大脑的 “排污” 功能,相关结果已发表在《Aging Cell》杂志上,给全球老龄化带来的健康挑战提供了新解法。
这场研究的背景,是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现状。萨拉托夫国立大学指出,全球 60 岁以上人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预计到 2050 年可能达到 20 亿。随之而来的是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高发,这些疾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杀手。而研究团队发现,这些疾病的发生,根源在于大脑引流功能的紊乱。
大脑里有一套类似 “下水道” 的系统 —— 脑膜淋巴管,它们像隧道一样负责排出细胞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但随着年龄增长,这些淋巴管会变厚,输送废物的速度变慢,导致 β- 淀粉样蛋白这类诱发阿尔茨海默病的物质,以及脂类等代谢物在大脑里堆积。
![]()
更值得警惕的是,长期工作量大、睡眠不足的人属于高风险群体。研究作者奥克萨娜・谢米亚奇基娜・格鲁什科夫斯卡娅解释,睡眠是大脑引流功能最活跃的时段,要是 20 年间每天睡眠不足 6 小时,30% 的人可能发展出痴呆。医生、演员、飞行员这些长期缺觉的职业人群,风险尤其高,毒素堆积会慢慢损害神经元,削弱记忆力和认知能力。
正是瞄准了 “淋巴管堵塞” 这个关键问题,两国科研团队找到了红外光这个解决方案。他们发现,波长 1275 纳米的红外辐射能触发身体产生一氧化氮,这种物质能让变窄的淋巴管扩张,就像给堵塞的下水道清淤扩容,让大脑排出有毒化合物的速度变快。在老龄小鼠身上的实验显示,这种方法不仅能恢复大脑的引流功能,还能消除神经炎症和神经元损伤,接受照射后,小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和短期记忆都有了改善。
最让普通人期待的是,这种方法完全不用开刀、不用吃药,安全性很高,未来甚至能做成可穿戴的便携式设备,在家就能使用。谢米亚奇基娜・格鲁什科夫斯卡娅认为,这种新一代光技术能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既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又能减少社会在治疗和护理上的经济投入,符合各国维护积极长寿、实现科技领先的目标。这项研究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俄罗斯科学基金会等多方支持。
看到这个消息后,有网友说:“家里老人开始忘事,一直担心会得痴呆,这个光疗设备要是能普及就太好了。” 有网友感慨:“自己常年睡不够 6 小时,看到 30% 的风险数据吓了一跳,希望便携设备快点出来,日常就能防护。” 也有网友务实提问:“这种红外光会不会有副作用?什么时候能用到人身上?”
这个研究抓住了大脑衰老的核心机制 —— 淋巴引流障碍,和之前韩国团队发现按摩可促进脑脊液排出的思路类似,都是通过非侵入方式改善大脑 “排污”,但红外光疗法更易标准化和便携化。不过,目前研究还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从老龄小鼠到人类应用,还需要开展临床试验,验证不同年龄、体质人群的适用性。这项技术若能落地,将极大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压力,尤其是对高风险职业人群,能从预防端降低痴呆发病率。
![]()
这场跨国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找到了一种新的干预手段,更提醒人们关注大脑衰老的早期预防。睡眠不足、压力过大这些现代生活常见的问题,正在悄悄堵塞我们的大脑 “下水道”。而红外光疗法这类非侵入性技术的发展,让普通人在家进行大脑保健成为可能。从实验室里的老龄小鼠到未来的可穿戴设备,科技正一步步拉近我们与 “健康长寿” 的距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