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身影被轻轻安放在淡墨和留白之间,像是日常生活里最不经意的一瞬,被她悄悄地捕住。画面简单,却让人停下脚步。孩子的眼睛亮亮的,仿佛藏着一段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小故事。没有太多修饰,没有复杂结构,只是在平淡里,把一种真切的情绪慢慢铺开。
她始终坚持画孩子。不是为了可爱,也不是为了迎合谁,而是因为那是她最熟悉、最愿意表达的世界。童年在她心里一直没有散去,她在水墨里寻找的是那一点最原始的纯真。她相信,这份真诚,比技巧更能打动人。
从事中国画创作多年,她对中国水墨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说,水墨的力量不在浓烈,而在含蓄。它不会急着告诉你答案,而是让你慢慢体会。她画画的时候,喜欢让自己进入一种平静的状态,把所有外界的喧闹都放下,让笔墨带着自己的心意走。她认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画面才能有灵气。
![]()
她追求的,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格调。独立、自我、清简,这些特点在她的作品里都能看到。她不追求复杂,也不刻意创新,她要的是真实的情绪和干净的表达。她常说,画画对她来说是一种“自娱”,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放。她在笔墨游戏里找到快乐,也让这种快乐停留在画面上,传递给每个观看她作品的人。
她的作品里,那些孩子的眼睛最让人难忘。她会花很多心思画眼睛,把那份好奇、那份天真,用最轻的笔,描得最真。孩子们的表情常常简单,却又让人忍不住想靠近。她觉得,人的眼睛能透露心里的东西,孩子的更是如此。她希望观者能从这些眼睛里看到自己的过去,看到那些曾经的期待和想象。
童年和故乡,也是她作品里永远的主题。她把自己记忆中的日子一段段放进画里,把那些简单的游戏、那些晴天、那些笑声,都留在纸上。很多久居海外的人看到她的作品,会突然想起家乡的味道。她没刻意安排这些情绪,但情绪自己从画里冒出来。
![]()
牟健梅对中国水墨的理解,是从生活里长出来的。她觉得,水墨不是技巧的堆叠,而是人与自然、人与生命的对话。水和墨的交融,是一种自由,是一种不可控制的变化。她喜欢这种“不可控”,因为那里面藏着生命的真实。她会顺着水墨的流动走,而不是强行压着让它服从某种固定形式。
如果说她的作品有什么特别,那大概就是她始终保持着那份“单纯”。她说画中的孩子单纯,是因为她的想法也是单纯的。她相信童真,相信美好,相信画画的力量可以让人年轻。她在画的时候不追求效果,不考虑评价,只是把自己心里的那一分情绪安稳地放出来。
她画画的心态很平静。多年的创作让她明白,平静是水墨最好的伙伴。只有心里不急,笔下才不会乱。她享受这种慢,她觉得慢能让她更接近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作品自然也因此有了松弛感和呼吸感。
很多人在看她的作品时,会觉得轻松。那不是因为内容轻松,而是因为画里的气息很干净,没有负担,也没有压迫。每幅画就像一个小小的生命,会在观看者心里留下温暖的痕迹。即便是不懂水墨的人,也能从中看到情绪,看懂那份童心。
牟健梅的风格是在长期的坚持中慢慢沉淀下来的。她不追求名声,也不急着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她只是在水墨里,把自己最珍贵的部分留住。她相信,只要这份真诚在,她的画就能继续讲故事。
她画孩子,也画自己。她不愿长大,也不打算长大。她说,她永远会像个孩子一样看世界。或许正因为如此,她能在水墨里找到最纯粹的自由,用最简单的线条,把最柔软的心意轻轻放进画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