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教体强市建设,信阳市教体局特推出《奋进十四五 教体强市阔步行》专栏,以图、文、数、话的形式,全面展示“十四五”期间全市教体系统改革发展的新成效、新突破,展示各地各单位推动教育体育新改革、构建发展新格局的创新与实践。今天为你推出《奋进十四五 教体强市阔步行》罗山县篇。
聚焦群众关切
以“十四五”丰硕成果展望“十五五”突破发展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根据市教体局安排,现将罗山“十四五”教育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情况报告如下。
回顾“十四五” 凝心聚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持续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校内教育和校外实践双向发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已经形成。加强思政教育和“家校社”协同育人,构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生动德育。举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薪火”系列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思政理论课教学技能“大比武、大练兵、大展示”活动,上好开学思政第一课,引导广大师生始终凝聚和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实验中学获得省级“一校一品示范校”荣誉称号,龙山街道中心校获得省级“最美大课间”三等奖。
(二)学前教育创建普及普惠
近年来,为满足学前幼儿就学需求,持续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目前,城区建设有5所标准化独立公办园,各乡镇至少建设有1所公办中心园,23个村小设有附设幼儿班,完全满足了幼儿入园需求,2022年以来,投入820万元用于购置玩教具等设施设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完善。罗山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8.51%;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94.15%,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为50.40%。
(三)义务教育推动优质均衡
坚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始终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全面落实。2021年以来,县城区先后新建了第四小学、第四中学和第五小学3所学校,总投资4亿元,新增学位5040个;撤并农村薄弱学校109所,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近5年投入2.42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5.1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3094万元,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运动场17个;同时,投入专项资金1932.5万元添置教学仪器设备,办学条件得到持续改善。
(四)高中教育打造优质特色
![]()
近五年,投入1.58亿元,实施了涩港高中运动场建设,周党高中餐厅建设、教学楼维修,楠杆高中教学楼维修,罗山高中提质扩容,罗山二高改扩建等。2024年,罗山高中两个校区完全实现一体化办学,并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校园。近五年高考,罗山县本科进线人数持续攀升,12名学子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其中2025年高考,梁诗祎勇夺全国第十四批女飞行员第一名,空军招飞局专程到其家中送录取通知书,并接受中央电视台专题采访。
(五)职业教育打造优质品牌
锚定将罗山职教打造成全市领先、全省有名的职教品牌。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与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联合开办3+2分段制高职班;2025年,中职学校获省教育厅批准增设综合高中班,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成长。在全国第十二届残奥会上,县中等职业学校2025届毕业生陈虎获得一金一银的好成绩。
(六)队伍建设体系持续优化
近5年招聘教师1898人,进城选调580人,培养省市名师、骨干教师705人,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畅通干部成长渠道,2024年以来,交流轮岗校长34人、副校长2人;优化年龄结构,提拔任用中层以上中青年干部100人,全县校长队伍平均年龄从55岁下降至48岁。创新举措,在全县教体系统内公开选聘了9名35周岁以下的城区学校副校长,一大批年轻干部和名师快速成长。
(七)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坚持改革创新,改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及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着力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持续推进“双减”改革,课后服务全面开展,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部退出,压减率100%。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2025年新高考首考平稳落地。
(八) 智慧教育工作纵深推进
![]()
2016年以来,罗山县县级层面投入资金近2000多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添置多媒体教学设备1000余套,计算机600多台;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云课堂)7个,录播教室7个,专递课堂2个(在线课堂,一主课堂带三分课堂),创客教室1个。学校层面也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各学校智慧教学硬件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积极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目前,罗山县4所学校被认定为“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校园标杆校”,6所学校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校”。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罗山县被评为全市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广先进县区,电教馆连续3年被表彰为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
(九)群众体育抓全民参与
完成罗山县体育馆免费对外开放,同时争取到公共体育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49万元,用于体育馆信息化建设和体育馆设施修复。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行灵山登顶活动、环龟山湖骑行等品牌赛事,全民健身月和全民健身日等大型活动,每年参与人数近2万人次。2025年,在东铺镇高标准建成多功能运动场1个,全县新建和改造全民健身设施13处,为1200余名群众提供国民体质测试,开放全县39所学校体育场地。在信阳市第七届运动会上,罗山县健儿奋勇拼搏,已斩获42金25银18铜的优异成绩,特别是在龙舟、太极拳、广场舞、青少年武术、男子甲组足球、女子甲组篮球等项目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第十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中,罗山县太极拳协会委员张凤琴斩获两枚金牌,为罗山争光添彩。
展望“十五五” 拼搏奋进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融合”新格局
![]()
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充分挖掘利用本地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具有罗山特色的“行走的思政课”品牌项目。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课时要求,配齐配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师资队伍,规划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美育实践基地,确保每名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和2项体育技能。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健康校园”建设,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二)深化教育布局调整,推动资源优质均衡
“十五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全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推进乡镇寄宿制学校改扩建工程,提升乡镇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在乡镇推行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同时,积极拓展与市区优质学校的联盟办学、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引进与共享,推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重点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统筹考虑人口变化、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振兴需求,科学规划学校布局,确保教育资源供给与学龄人口分布相匹配。
(三)推进基础教育提质扩优,促进起点公平
![]()
实施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工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程、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工程。强化幼儿园质量监管与业务指导,深化“小学化”倾向专项治理,全面提升保育教育质量。持续推进项目建设进度,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持续扩大学位供给,建立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学位供给动态调整机制,全面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校额”“大班额”。扎实推进罗山县高级中学提升建设项目、罗山县江淮高中新建工程、罗山县普通高中基础设施及教学装备补短板项目、罗山县高级中学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实施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组织模式,探索“分层教学+特色课程”模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多元化人才。同时,加快推进罗山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送教上门服务保障体系,保障特殊儿童就学权利。
(四)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程,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工程、职业中专附属设施提升改造项目。紧密对接信阳市“6+11”现代产业体系链群和罗山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动态优化专业设置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到2030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达到65%以上。积极探索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改革,完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强化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开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技能培训。
(五)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筑牢教育发展根基
![]()
深入实施新时代强师工程。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的三级培养梯队,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继续加大教师培训和引进力度,推进县教师发展中心建设项目,搭建教师交流与成长的平台。通过实施名师工程、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措施,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依法保障教师待遇,完善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机制,落实乡村教师支持政策,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和考核评价制度。
(六)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塑造发展新优势
实施智慧教育赋能工程,进一步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打造智慧校园,推动“互联网+”教育深入课堂。搭建县域教育资源库,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实施罗山县智慧校园建设项目,实现城乡学校“专递课堂”“名师直播课”常态化应用。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教育大数据平台,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加强师生信息素养培养,适应数字时代教育发展要求。
(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全面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决扭转“五唯”倾向,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深化中考改革,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规范招生秩序,促进教育公平。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办学活力。强化教育督导职能,完善督导结果运用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办学和监督。推进教育“放管服”改革,优化教育政务服务。
(八) 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
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盘活城市空闲土地、存量房产等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体育设施,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体育设施建设与提档升级,推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有序向社会开放,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服务效能。实施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赋能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常态化举办“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月”等主题系列活动,打造“一县一品”“一乡一品”品牌赛事,大力发展社区运动会、乡村体育节等。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扶持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实施青少年体育促进工程。深化体教融合,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要求,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担任体育教师或教练员的渠道,规范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提升青少年体育发展质量和水平。实施竞技体育精兵战略。优化项目布局,巩固和拓展优势项目,培育新的竞技增长点。完善县级业余训练体系,加强运动员、教练员队伍建设,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实施体育产业培育工程。大力推进罗山县体育旅游康养文化融合项目,整合何家冲红色文化、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色生态等资源,建设体育赛事基地、户外运动公园、研学营地、康养中心等,打造集运动、观光、研学、康养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图文:罗山县教体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