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双11”刚过,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迅速席卷各大酒类圈子:“53度飞天茅台1299元一瓶,直播间限量抢购。”有人以为是噱头,直到电商平台的页面实打实地挂出了1494元的补贴价,那瓶曾经高攀不起的“液体黄金”,价格竟然跌回了2015年。
短短数月之间,飞天茅台的价格为何会全线崩塌?是电商补贴惹的祸,还是消费群体已经彻底变了?这场“价格雪崩”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更深层次的转折信号?茅台的未来,还能找回昔日的高光时刻吗?
![]()
最早的信号,其实早在今年6月就出现了。当时,飞天茅台的批发价格首次跌破2000元心理关口,到了6月25日,已滑落至1780元。虽然后来一度反弹到1880元,但8月底又重新跌破1800元,最终在9月中旬跌至1770元,创下上市以来最低记录。
到了“双11”前后,价格更是不堪一击。散瓶批发价直探1660元,原箱也只卖1715元。直播间更是火上浇油,1299元直接引爆全网,价格一举跌回十年前。
![]()
一个北京的经销商透露,年初他高价囤了500瓶茅台,单瓶成本2300元,如今清仓价1700元,光这一批就亏了30万元。更惨的还有黄牛,之前囤货时每瓶收购价2000元以上,现在只能1600元出手,单瓶亏三四百,积压千瓶的直接血本无归。
问题的根源,早在几年前就埋下了。当时,茅台被视为不折不扣的“金融产品”。市面上流通的茅台有大量并没有被喝掉,而是被经销商和黄牛压在仓库中等待升值。据业内估算,社会库存可能高达1.2亿瓶,相当于中国每个家庭几乎能分到两瓶。
![]()
这场泡沫一旦破裂,价格下跌就成了必然。人们开始恐慌性抛售,越跌越卖,越卖价格越低,形成了典型的踩踏式循环。而电商平台的百亿补贴策略,更是加速了这个崩盘进程。
拼多多、美团等平台纷纷将价格压到1499元以下,甚至低于经销商的实际进货成本。因为除了1169元的出厂价,经销商还被要求搭售其他不畅销产品,综合成本接近1700元。结果就是卖一瓶亏一瓶,许多经销商干脆选择清仓止损。
![]()
深圳某典当行干脆不再收茅台,店员摊手说:“只能给1500,收了怕砸手里。”曾经的“理财神话”,如今已经变成流动性最差的“高风险资产”。
年轻人是这场变化的另一个根本原因。对于90后、00后来说,53度的高度白酒入口像吞火,喝完还容易头疼、宿醉,根本不受欢迎。相比之下,果酒、低度精酿、气泡酒更受青睐,轻松、好喝、不伤身,是他们的新选择。
![]()
数据显示,年轻人饮用白酒的比例不到9%,73%的人因为担心身体负担而极少饮用。与此同时,低度酒市场一年增长30%,大约一半的年轻人偏好果酒。高端白酒的“烈性文化”,正在被新一代消费者主动疏远。
消费场景的剧变,也让飞天茅台失去了过去的“刚需”支撑。公务接待自“最严禁酒令”出台后几乎归零,从原来的40%销量直接掉到0.8%。商务宴请预算也紧缩,喝茅台的场合减少了15%。婚宴、家庭聚餐更倾向于选择价格适中、口碑稳定的中端酒,茅台的“面子价值”正在迅速缩水。
![]()
茅台自己也早已察觉到了问题。早在2024年,就主动减产了约900吨基酒,全年产量为5.63万吨。2025年6月,业内传出“稳定价格”的内部通知,7月市场工作会上,管理层明确提出要从“渠道为王”转向“消费者为王”,9月又有发言指出,要将飞天茅台的价格维持在1800元以上。
但现实远比预想残酷。10月28日,飞天茅台散瓶批发价首次跌破1700元,电商平台的补贴更是压到了指导价之下。11月19日前后,全行业都在关注茅台是否会出台新一轮控货措施,以稳定批发价。
![]()
新品的失败同样让人警醒。2025年9月上市的“黄小溪吃晚饭”系列,发售价2499元,刚推出就跌破1700元,跌幅超过30%;6月推出的“走进五国”系列,375毫升版从官方申购价1619元跌到1050元。新品连连破发,说明市场已经对“文化加持”的高价策略失去了耐心。
茅台官方虽然还维持1499元的指导价,但消费者早已不再买账。电商上的低价多为限量抢购、拼团秒杀,实际成交量有限;而线下终端售价仍在1900元以上,消费者只能干瞪眼,真正享受到“价格回归”的人少之又少。
![]()
高端白酒市场也被这场雪崩撼动。五粮液第八代普五批发价跌到739元,国窖1573滑到780元,汾酒、剑南春等名酒跌幅超过15%。全国白酒产量连降九个季度,实际消费量减少23%,地方小酒厂更是苦不堪言。
有人把这场价格暴跌与2012年的那次降价潮相提并论,但底层逻辑早已不同。那时是政策一刀切限制“三公消费”,如今是消费群体更迭、电商价格战和库存泡沫共同爆发。过去靠渠道垄断“吃差价”的日子,如今被算法和补贴重构,传统经销商被迫重启难度。
![]()
茅台的领导层也发生了变化。新任董事长空降而来,被外界解读为地方政府对茅台的进一步“强化管理”。而营销专家指出,现阶段的渠道混乱,已经超出了原有管理体系的控制能力,必须真正落实“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策略。
价格崩盘带来的不仅是利润的缩水,更是认知的转折。过去人们买茅台,是为了送礼、撑场、保值;如今,买茅台的人开始想的是:“这酒我喝了会不会头疼?”消费逻辑正在从标签信仰转向实际体验。
![]()
未来能否止跌,关键看两个变量:电商补贴是否收敛,经销商清仓是否到底。如果“线上疯补、线下亏本”的局面持续,价格还将继续探底。业内人士预测,飞天茅台可能会在1650元至1700元之间寻找“心理底”。
茅台集团的动作很关键。是否愿意进一步控量、减少搭售、优化渠道利润分配,将决定经销商是否还能继续做下去。而对于消费者而言,真正能留下来的,是那一口顺喉不头疼的好酒,而不是贴着标签的“理财产品”。
![]()
这场雪崩后,谁能留下,谁能出局,全看谁真正理解了消费者的心。飞天茅台的价格回落,不仅是炒作泡沫的破灭,更是中国高端消费市场回归理性的开始。酒终归是用来喝的,只有真正回到消费者的真实体验中,品牌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