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朝鲜公开支援俄罗斯,海量炮弹弹药为俄军抵抗乌克兰及美西方提供了关键助力,一度缓解了俄方的补给压力,称得上是俄军前线弹药的“输血库”。
然而近日却有消息称,朝鲜弹药库存疑似减低,对俄罗斯的供应也大幅缩水了。
放出这一消息的,是乌克兰方面的媒体。乌方表示,从2023年开始,朝鲜已经向俄罗斯运送了超过650万枚炮弹了,但是今年的出口量,却下降了一半还多,质量也不如从前了。
![]()
(炮弹)
乌克兰国防情报局副局长表示,朝鲜方面的弹药储备似乎已经耗尽了,九月份俄方没有收到任何货物,10月份也只检测到有限的货物运输。
乌方强调,当初正是因为朝鲜出手相助,让俄罗斯的炮弹数量达到了乌方总量的五到十倍,使得俄方在冲突中获得了决定性的优势。朝鲜方面也在其他领域获得了俄方的回报。但若是朝鲜这边库存见底了,将给俄方带来显著影响,到时候普京恐怕得另寻出路了。
对于俄方来讲,朝鲜的炮弹援助,确实在关键时刻为俄罗斯解了燃眉之急。
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当乌克兰战场上的炮弹消耗速度达到惊人的高度,而俄罗斯自身的国防工业尚未完全转入战时轨道时,来自朝鲜的军火成为至关重要的“输血”。据估计,朝鲜在此期间提供了高达数百万发的炮弹,这些弹药迅速填补了俄军前线的火力空缺,使其得以维持对乌军的猛烈炮击,并稳住了关键战线。可以说,如果没有朝鲜这批及时且大规模的援助,俄罗斯在那一特定时期将面临更大的战场压力,甚至可能错失一些战术机会。
如果接下来这条重要的供应线开始萎缩甚至中断,俄军在前线的火力强度和持续性将受到一定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俄军在关键战线上被迫减少炮击频率,从而削弱其进攻能力,并给乌克兰军队带来反击的窗口。
但需要注意的是,经过三年的冲突,俄罗斯的国防工业体系也已经完成了深度转型和动员,其自身的炮弹生产能力变得空前强大。
这几年时间里,俄罗斯把国防工业当成了全国最重要的事。不管是资金投入、技术人才,还是原材料供应,都先紧着兵工厂来。像莫斯科、乌拉尔这些核心兵工厂,全都是三班倒的模式:工人分成三拨,24小时连轴转,机器几乎从不歇工,就是为了多造炮弹。
![]()
(朝鲜武器)
这么拼下来,俄罗斯现在一年能造大约450万发炮弹。而乌克兰加上美国、欧洲那些盟友,一年总共造的炮弹加起来都赶不上这个数。也正因为自己产能这么足,早期朝鲜援助的那些炮弹,在俄军总弹药量里的占比已经越来越小,就算后续断供,也很难撼动大局。
而且俄罗斯不只是造得多,还在往“打得准”上发力。
在全力生产传统炮弹的同时,他们还砸了不少钱和技术力量,搞更先进的精确制导武器。按照计划,2025年一年就要生产12万枚制导炸弹,还在加速列装新型滑翔炸弹,这种炸弹飞得远、精度高,不用靠密集炮击,一枚就能精准命中乌军的弹药库、火炮阵地这些关键目标。
这就意味着,俄军的打击方式已经变了。以前是靠堆数量,用成千上万发炮弹覆盖一片区域;现在是靠拼质量,用精准制导武器点对点打击,效率比以前高了不止十倍。就算传统炮弹的外部供应少了,这些先进武器也能补上缺口,甚至打得更准、更省力。
反观乌克兰这边,就算俄军少了朝鲜的弹药支援,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
虽然西方承诺给援助,但“百万炮弹计划”推进得磨磨蹭蹭,到现在才完成六成左右。美国答应给的155毫米炮弹也老延迟,要到2026年初才能足额送到。现在乌军前线的炮弹缺口还有30%,平时都得省着用,炮击频率比俄军低不少,只能靠无人机偷袭之类的方式弥补,就算俄军火力稍微减弱,乌军也没有足够的弹药支撑大规模反攻。
![]()
(普京)
这么看下来,朝鲜给俄罗斯的弹药缩水,确实是俄乌战场的一个小变化,但远没到能改变大局的程度。俄罗斯靠自己的工业产能和武器升级,已经摆脱了对单一外部供应的依赖;而乌克兰还被西方援助的节奏牵着走,自身产能又跟不上,就算盼到俄军弹药供应有变化,也很难抓住机会扭转战局。
这场围绕弹药的博弈,说到底还是拼工业实力,谁能自己造、造得快、造得好,谁就能在战场上更有底气。反之,只能被动等待,很难真正掌握战局走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