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西晨报
晨报讯(记者 钟宝坤)时隔一年多,厦门再次迎来一家A股上市公司。昨日,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恒坤新材”,股票代码“688727”,发行价为14.99元/股。其以58元/股开盘,报收61.55元/股,大涨310.61%,市值达276.56亿元。
恒坤新材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厦门海沧。招股书显示,恒坤新材致力于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是境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之一。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市场研究,2023年度,恒坤新材SOC与BARC销售规模均已排名境内市场国产厂商第一位。2023年度,恒坤新材自产产品销售收入为1.91亿元,已实现对日产化学、信越化学、美国杜邦、德国默克等境外厂商同类产品替代,成为境内主要的集成电路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供应企业之一。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恒坤新材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22亿元、3.68亿元、5.48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1.01亿元、0.90亿元、0.97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23.74%,净利润4158.45万元。
此次IPO,恒坤新材拟募集10.07亿元,专项投入“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与“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项目落地后,将重点推进前驱体、KrF、ArF等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既有助于公司完善产品线布局、满足客户国产化需求,又能显著提升相关材料的国产化替代水平。
恒坤新材是今年厦门第一家境内上市公司,打破了厦企长达一年多的A股上市空窗期——上一次厦企上市还要追溯到2024年6月20日,当时中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挂牌。
截至目前,厦门拥有境内上市公司69家、境外上市公司3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82家,还有近30家企业计划今明两年启动上市,近600家上市后备企业被纳入梯队化培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