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电商平台控价和价格管控需要系统性的策略,结合制度约束、技术监测、沟通谈判与违规打击,形成闭环管理。以下是核心方法和步骤:
![]()
一、建立价格政策与渠道管理体系
制定清晰的《线上价格管理体系》和《经销合同》,明确授权经销商的销售平台、指导价格范围、促销报备机制及违约处罚条款(如罚款、取消授权等)。这是后续所有行动的法律依据。
二、实时监测市场与价格
利用价格监测软件对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平台进行7×24小时监控,覆盖价格、商品图片、SKU信息等,识别低价、未授权销售、盗图等违规行为。监测系统可设定价格阈值,异常时自动报警并记录证据。
![]()
三、分层沟通与协调
沟通谈判:向低价店铺发送改价通知函或通过阿里旺旺沟通,要求限期改价或下架。
警告与收编:对非恶意店铺先警告,对配合的潜力卖家可收编为授权渠道。
四、平台投诉与法律手段
知识产权投诉:通过平台保护中心(如淘宝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以商标权、著作权等名义投诉,促使链接下架。
假货投诉:对疑似假货链接购买鉴定,要求商家提供进货凭证,否则投诉下架。
线下诉讼/行政投诉:对顽固商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提起诉讼。
五、平台规则运用
淘宝:利用“价格保护”规则要求差价补偿,监测商品标题、描述等违规线索。
拼多多:通过商家后台反馈低价乱价,举报不正当竞争行为。
京东:与采销团队合作制定价格策略,利用“价格保护”和“商品价格违规管理”规则管控。
六、第三方控价服务
若品牌方精力有限,可委托专业控价公司,其投诉成功率可从40%提升至75%以上。第三方服务通常包含监测、沟通、投诉全流程。
七、源头管控与数据分析
经销商管理:在协议中明确售价范围,违规扣保证金或终止合作,守规者给予返点奖励。
溯源码:为产品加码,低价出现时扫码溯源锁定责任方。
数据分析:定期分析价格趋势,调整控价策略。
注意事项
合规性:避免使用骚扰、批量买退等违规手段,优先通过知识产权投诉等合法途径。
时效性:初步控价需1-2周见效,长期维护需持续监测与调整。
通过以上组合策略,品牌可有效维护价格体系,保护品牌价值与渠道关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