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李林牧 张雨 夏芳
“没想到在常规治疗无效后,还能有这样的转机!”11月18日,35岁的胡女士(化姓)在武汉市普仁医院血液内科完成CAR-T细胞治疗随访,检查结果显示高代谢淋巴结显著消退,疾病达到缓解状态,这让历经八年抗癌历程的她重拾生活希望。
胡女士的抗癌之路始于八年前。2017年,她被确诊为边缘区淋巴瘤,接受系统性化疗后病情得到初步控制。本以为生活能重回正轨,可去年10月,疾病突然再次活跃,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滤泡性淋巴瘤,这意味着肿瘤类型发生转化,治疗难度大幅增加。随后,她先后接受二三线化疗方案,但复查结果始终不理想,高代谢淋巴结持续存在,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常规治疗陷入瓶颈。
“当时真的很无助,看着治疗没效果,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胡女士回忆道。疾病的进展和治疗的局限性,让她和家人陷入焦虑之中。今年10月,在多方打听后,胡女士被转诊至武汉市普仁医院血液内科。
接诊团队对胡女士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考虑到她属于复发难治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常规化疗已无法有效控制病情,最终决定采用商业版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细胞治疗)。“CAR-T疗法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具备特异性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为化疗耐药或复发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武汉市普仁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常伟介绍,这种精准医疗手段为不少陷入治疗困境的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
医护团队先采集胡女士的外周血,分离出T细胞后送至实验室进行基因改造和扩增;在细胞制备期间,对胡女士进行预处理,为CAR-T细胞回输创造适宜的体内环境;随后,改造后的CAR-T细胞被成功回输至她体内,开始发挥靶向抗肿瘤作用。
治疗期间,胡女士出现了轻度低热,这是CAR-T细胞治疗常见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早期表现。医护团队早已做好应对准备,及时给予退热及支持性治疗,症状很快得到缓解,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整个治疗周期中,胡女士耐受性良好,生命体征稳定,实验室指标未出现显著异常。
完成CAR-T细胞输注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密切观察后,胡女士顺利出院。后续随访评估显示,她体内的高代谢淋巴结已显著消退,疾病达到缓解状态,成功摆脱了此前的治疗困境。
![]()
患者与医护人员合影
武汉市普仁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常伟表示,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CAR-T疗法在难治性淋巴瘤治疗中的有效性。对于化疗耐药或复发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CAR-T细胞治疗已成为关键治疗选择,凸显了精准医疗及免疫疗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