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国药控股(青岛即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即墨”)70%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转让,转让底价700万元。
公告显示,转让方为国药控股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山东”),据悉,此前其两家子公司已共同转让肥城国药大药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肥城国药”)81%股份。
国药山东战略调整的背后,是否预示着产业布局也会相应调整?
齐鲁财研社第1125期
![]()
主动求变
国药山东成立于2006年4月,总部位于济南市市中区,注册资本为7000万元,其中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控股”)持股67%。
今年以来,国药山东不断进行战略布局。继10月份拟挂牌转让肥城国药81%股权后,又与鲁南制药达成战略合作,后进行国药即墨的挂牌转让,动作频繁。
国药即墨成立于2020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开资料显示,除青岛邦悦投资有限公司和青岛市即墨区城投商贸有限公司分别持有25%和5%外,国药山东持股70%,
![]()
此番国药山东转让股权比例为70%,即全部转让。
作为国药山东在青岛落下的关键一子,其曾承载着开拓即墨医药市场的重任。然而,财务数据却暴露出其背后深陷经营困境,截至今年8月31日,公司营业收入为0元,营业利润为-12.99万元,负债总计4万元。
这意味着,其业务尚未形成规模化,投资回报周期超出预期,或许正是国药山东此番转让股权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早在今年8月15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就披露了国药即墨的挂牌转让信息,其背后有多重因素交织。
从医药分销版块来看,国药即墨未建立有效医院覆盖网络,未形成稳定供应链体系,再加上受到带量采购和国谈品种降价等政策影响,导致业绩深陷泥潭。
![]()
从医疗器械来看,曾被寄予厚望的板块,同样未能抵抗住集采的冲击,加上其未涉足高端器械生产,存在价值被进一步削弱,压缩了生存空间。
因此,国药山东剥离国药即墨这一“断臂求生”的动作,既是战略收缩的必然,同时也将为青岛相关产业的深耕腾出资源,更好聚焦重点。
布局青岛
国药山东作为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控股”)在山东的核心分支,承担着集团战略在地方的落地与执行。然而作为国内医药流通行业的龙头企业,国药控股近年来却陷入净利润增长显著放缓的困境。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国药控股营业收入达4314.79亿元,虽位居行业首位,但仍同比降低2.47%。
相比之下,其盈利下滑更为显著,同期净利润为53.07%,同比微增0.53%,相较以往两位数左右的增长率明显下降。其利润承压的核心原因在于毛利率的持续走低。
2025年前三季度,其毛利率为7.25%,较去年同期下降0.23个百分点。
因此,与其说国药控股是“瘦身求生”,不如说是必然选择。
2025年9月,国药控股湖南有限公司转让中医药板块60%股权,同期,国药控股子公司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转让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51%股权。
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可见其“瘦身”后有意实现资源的新一轮倾斜,对此,其母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团”)的子公司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药玻”)印证了这一情况。
今年6月,山东药玻向山东鲁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增资24.49亿元,取得51%的股份。
回到国药集团在青岛的布局,此前,国药集团在青岛多个区市都落了项目。
![]()
位于西海岸新区,总投资50亿元的国药生命港项目,已于2024年2月正式开工;在青岛高新区,国药集团则布局了国药科技城和国药器械区域总部项目,早在2023年,就已有首批企业拟入园签约。
从这个角度来说,国药集团此番“瘦身”,或将为城市布局更高附加值项目腾挪资金与空间,进行资源的倾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