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那会儿啊,老蒋的势力基本上已经没剩啥了,解放军的推进那可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陈赓带着第二野战军四兵团到了湖北麻城,接下来肯定是要拿下麻城,接着推进咱党的解放工作嘛。
陈赓将军那可是文武双全啊,打仗、带兵都不在话下,在队伍里,他跟战士们相处得那叫一个融洽,是个特别和善的上级。
到了麻城之后,出了个挺意外的事儿,不过也算是好事儿。有个盲人老太太找上门来了,她行动特别不方便,摸索着跟人就说:“我来找我儿子。”
![]()
陈赓一听说她儿子的名字,还是那么幽默,马上就接话:“原来是这小子啊,他现在都当上师长啦。”
陈赓口中的“小子”
陈赓说的这小子,就是徐其孝少将。咱可能对他不太熟悉,但在革命历史上,他可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功绩啊,都不用啥东西来证明,他自己就是最好的证明。在革命战场上,那刀枪可不长眼,受伤对将士们来说就跟家常便饭似的,徐其孝身上就有三十多处伤疤呢。
到了和平年代,徐其孝都步入晚年了,还是特别健谈。对于自己的过去,他一点儿都不后悔,那些伤疤就是他的荣誉,也是他功绩最好的见证。
徐其孝就是湖北麻城人,出身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家里生活有时候连基本保障都成问题。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们的安危也是让人揪心。
1928年,徐其孝才十四岁。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那时候革命宣传搞得热火朝天,徐其孝深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好多革命活动都影响着他,于是他就毅然决然地投身其中了。
后来徐其孝在革命队伍里,在童子团里发挥了这个年纪该有的作用,表现得特别出色,还在童子团当上了团长呢。
![]()
别看徐其孝年纪小,本事可不小。他的思想越来越开阔,能力也跟着增长。到了十六岁,徐其孝就正式加入了红军部队。
徐其孝成了红军战士,也就是大家口中的“红小鬼”,在红军部队里特别招人喜欢,大家也都挺照顾他。不过年龄可代表不了啥,真打起仗来,徐其孝一点儿都不比别人差,甚至比那些年纪大的还厉害呢。
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徐其孝一步一个脚印地付出着。在这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在不断地学习、成长。他的职位也慢慢提高了,虽然才二十来岁,就已经在营一级担任政委了。
后来徐其孝的职位有过变动,但他一直都被部队看重,被委以重任。随着革命斗争越来越激烈,需要徐其孝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后来跟着部队打仗,徐其孝不得不离开家乡。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谁都不想这样,但国家有难,总得有人挺身而出,徐其孝就是其中一个。
之后徐其孝就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事业中了,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吸取经验,提高自己的战斗本领。虽然这时候他才二十出头,但已经身经百战,战斗经验特别丰富了。
长征路上,光有能力可不行,坚定的斗志和毅力才是他们能继续战斗下去的根本。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徐其孝却担起了这么重的担子。
![]()
这时候在部队里,可不能再说他是年轻战士了,他已经是咱军里的一位老革命者了。
盲人老太寻“儿子”
陈赓和徐其孝是在1931年认识的,那时候徐其孝加入红军部队才第二年。
陈赓将军那可是大名鼎鼎,出身黄埔军校,早就是我军军事能力特别突出的将领之一了。当时陈赓是红12师师长,徐其孝则是12师的一个普通战士。
他跟着陈赓打仗,能力发挥得特别出色,很快就让陈赓眼前一亮。而且他虽然是年轻战士,但不管是打仗还是做通讯工作,都特别熟练,就像个老手一样。
陈赓特别器重他,也就记住了徐其孝这个战士。虽然后来陈赓离开了鄂豫皖,徐其孝留了下来,但他们的缘分还没完呢。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们在山西战场上又见面了,徐其孝又回到了陈赓的麾下。
当时陈赓带领的386旅那可是大名鼎鼎,后来徐其孝在25团当团长。他的本事一点儿都没减,甚至比以前还厉害了。
日军进攻特别猛,徐其孝就听从组织安排,多次带着部队跟日军作战。可以说25团连着打了好几场胜仗,他这个团长功不可没。
不管什么时候,徐其孝都起到了带头作用,冲锋陷阵,给部队战士们做了个好榜样,也鼓舞了部队的士气。
![]()
像徐其孝这样不怕牺牲的人,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还是这样。他跟着陈赓继续南征北战,哪里需要他,他就冲到哪里。在洛阳、淮海等战场上,徐其孝早就名声在外了,打出了威风,他可不就是我军的一员猛将嘛。
就说洛阳战役吧,徐其孝已经是中野副旅长了。在他的带领下,部队不仅突入了城内,还很好地配合了兄弟部队作战。他们一直把战斗目的放在心上,为了完成攻打任务,付出了所有,最后取得了胜利。
可以说在我军的解放工作中,徐其孝也是必不可少的。
还有淮海战役,徐其孝的名字都传到黄维耳朵里了。有这样一位有本事的将领,黄维都羡慕,陈赓更是为他感到骄傲。
中野改编成第二野战军后,徐其孝也升任为师长了。在准备发起渡江战役的时候,陈赓开始带着部队行动,接连拿下了好几个地方,然后到了麻城。
麻城可是个有红色历史的地方,徐其孝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回来了,徐其孝也回了一趟家,可惜物是人非,家里就剩下一片荒草了。
至于家里的亲人,徐其孝了解到都遇害了,只有母亲逃过了一劫,不过到处流浪,没人知道她在哪儿。
![]()
但是母亲心里一直惦记着儿子,知道解放军部队来了,她就一路磕磕绊绊地,朝着陈赓的部队找去。战士们知道她是来找儿子的,就细心地接待她,耐心地安抚她。当她说出“徐其孝”这个名字的时候,战士们怎么会不知道呢。
陈赓知道后,赶紧接待了这位盲人老太,耐心地安抚她说:“大娘,这小子现在都当上师长了,可了不起啦。”
徐其孝很快赶了过来,见到母亲后,多年的思念一下子就爆发了,两人都哭成了泪人。
独挡一面
徐其孝将军征战了大半辈子,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功绩得到了认可,成了我国的开国少将。
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为国家的建设事业做贡献。直到1979年,徐其孝将军年纪已经不小了,但还是被委以重任,参加了对越反击战,还临危受命担任了前线指挥。
不管过了多少年,徐其孝在陈赓将军心里始终是个值得信赖的将领,也是个骁勇善战的猛将。
事实证明,徐其孝没有辜负任何人的期望。就算战况特别恶劣,他甚至能以少胜多。那个曾经的“红小鬼”早就能够独当一面了,也被人们牢牢地记住了。
![]()
结语
革命时期,“分离”好像是最常见的事儿了。因为社会动荡,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得挺身而出,也就得有所舍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