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大佑农饲料)
根据生猪屠企的最新调价动作来看,现在基层生猪主流生猪价格已经呈现了震荡偏弱运行的趋势,无论是生猪的主销区,还是生猪的调出区,南北各地猪价的下行引起了很多养殖户们的热议。
近期生猪市场动态,当前猪价呈现震荡下行的态势,10月份的反弹行情未能持续,11月初价格已出现明显回落。以下是关键要点分析:
近期猪价走势
10月反弹:10月中旬北方地区猪价强势反弹,全国均价从11.17元/公斤涨至12.49元/公斤,涨幅达11.8%。主要受养殖端压栏、二次育肥入场及季节性消费回升推动。
11月回落:进入11月后,猪价再次下跌,南北多地价格飘绿。规模化养殖场集中出栏导致短期供应增加,屠宰企业借机压价。
在需求方面,进入11月份,一方面,鲜品猪肉购销短暂缺乏利好,由于缺乏节日气氛烘托,居民南方腌腊高峰尚有时日,居民家庭消费略有改善,但是,城市餐饮消费转弱,下游猪肉购销整体不佳,部分屠宰场白条出厂存在难度,主流屠宰场开工率回落,日均屠宰量也逐步减少,猪肉购销对于猪价支撑转差;
另一方面,由于生猪均价上移,二次育肥补栏标猪压栏至南方腌腊周期前的窗口期减少,二育情绪谨慎,大部二育以观望为主,市场抄底意愿降低,标猪承接支撑转弱!
上涨难持续的原因
产能过剩:能繁母猪存栏量仍高于正常水平(4038万头),且养殖效率提升(单头母猪年提供仔猪量达24头以上),生猪供应充足。
需求疲软:猪肉消费占比长期下降,年轻人偏好鸡胸肉等替代品,老年人因健康问题减少肥肉摄入。尽管腌腊季可能提振需求,但整体消费增长有限。
压栏风险:养殖户压栏导致大体重猪积压,若集中出栏可能引发价格踩踏。
农民需警惕的现实问题
去产能缓慢:饲料成本下降延长了养殖户亏损承受时间,去产能过程被拉长。即使现在开始淘汰母猪,供应收缩也需等到2026年下半年。
政策效果有限:国家冻猪肉收储规模较小(3.5万吨),仅能短期稳价,长期仍依赖供需关系改善。
后市预测
短期:猪价或继续震荡下行,需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及疫病风险。
长期:若产能持续去化,叠加季节性需求回暖,2026年下半年可能迎来转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