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近日,在苍梧县梨埠镇马进村滩腰组,西中水库移民唐鹤华站在自家30亩绿意盎然的茶园里,双手小心地抚摸着茶树上的茶叶,激动地说:“当初决定种六堡茶,就是看中了六堡茶的好前景。现在这片茶园已种植约三年,再过2年达到稳定采摘期,每年预计能产毛茶2000-3000斤,年收入有将近20万元,日子比以前宽裕多了,心里也更踏实了。”唐鹤华的例子,是苍梧县众多依靠茶产业实现增收的水库移民家庭的缩影。
苍梧县是六堡茶的原产地,茶叶种植历史达1500年。其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为茶叶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立足这一历史禀赋,该县将特色茶产业与水库移民后续扶持工作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以茶富民、以业安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全链条打造,该县水库移民正凭借一片小小的茶叶,实现增收致富、安居乐业的梦想。
为破解库区移民“种茶易、销售加工难”的问题,该县积极谋划,争取自治区生态移民发展中心水库移民后续扶持资金6500万元,用于建设六堡茶加工仓储一体化项目。项目集茶叶精深加工、标准化仓储、品牌展示于一体,极大地提升了茶叶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标志着水库移民茶产业从单一的种植环节,向加工、仓储、销售的全链条布局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个项目的建成,不仅解决了茶农茶青的销售问题,项目的收益,还反哺库区群众,让全县库区移民能实现稳定增收,可谓一举多得。”苍梧县发展改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故事正在苍梧县持续上演。茶叶,已成为苍梧水库移民开启新生活的“金叶子”,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库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绘就了一幅“产业兴、移民富、生态美”的崭新画卷。(李石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