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涌佛祖”利爱安,11月10日把二胎儿子Fred抱在怀里,顺手把“TVB经理人合约艺员”这个身份放进了抽屉——锁没锁,她没回答,但钥匙已经扔向远方。
很多人第一次记住她,是2021年港姐首轮面试那张截图:爆炸卷发、圆润五官、笑得见牙不见眼,弹幕齐刷“女版佛祖”。她连淘汰赛都没进,却比不少入围者先拿到合约,因为观众缘这种玄学,她一步到位。TVB火速安排她进《爱·回家之开心速递》演“外佣姐妹花”,台词不多,却像彩蛋,每次出场都有网友截表情包。可镜头越来越少,2023年后再无通告,她也没像其他离巢同事那样发“感谢信”,只是默默把IG简介里的“演员”改成“Mom”。
![]()
故事到这里,如果只用“过气艺人回归家庭”一句总结,就太省字数了。真正值得拆开来看的,是她如何把“被嘲笑”变成“被喜欢”,再把“被喜欢”升级成“我选择”。
![]()
第一招:把梗玩成护身符。面对“佛相”“罗浩楷”这类外号,她没律师函,反而在直播里双手合十,配《大悲咒》BGM,一夜间带货面膜销量涨三倍。观众要笑点,她给得比预期还多,于是“丑”成了记忆点,记忆点换成流量,流量再换成合约——TVB需要话题,她正好自带段子,双赢。
![]()
第二招:把流量换成选择权。合约期内,她一边拍剧,一边和哥哥Lenar发歌,兄妹组合叫“LENAR BATA”,曲风偏R&B,歌词里掺粤语、英语、菲律宾语,平台播放量不算爆,却让她在“艺人”之外多了一张“独立音乐人”名片。行业最现实:当你不止一个身份,谈判桌就多一个筹码。2023年TVB收缩外景、剪配角,她的角色被“优化”,音乐收入反而成了缓冲垫,让她有底气把肚子隆起,而不是把档期填满。
第三招:把人生节奏收归自己。2023年8月,她贴出孕照,配文“Excited to meet you,my baby”,一句没提孩子爸;12月,再上传签字婚书,无名指有戒指,镜头仍只对准自己——她承认关系,却保留边界。2024年初女儿Tilda出生,2025年11月儿子Fred落地,四年抱俩,速度看似传统,顺序却是“先选择成为母亲,再选择成为妻子”。没有产后极速复工,没有一家三口拍广告,她把商业价值最黄金的首年留给尿布与夜奶,等于用行动告诉市场:我红过,但红不过我的小孩。
![]()
有人替她算损失:两年空白,至少七位数商演蒸发。却忽略了她换到的:两个孩子都拿到美国护照(丈夫为美籍),未来教育成本省下国际学校差价;丈夫从事金融科技,远程办公,全家计划明年搬去德州奥斯汀,美金资产对冲港币贬值;音乐版权继续进账,IG母婴日常软广报价反升三成——受众精准,奶粉、早教、保险排队送钱。算下来,她没停工,只是换了赛道,还把“被看”的主动权握回手里。
![]()
TVB同期离巢的艺人,有人转行卖保险,有人北上直播,有人干脆消失。利爱安的路径不可复制,却足够给“非典型艺人”一个参考:当舞台灯光暗下来,自己还能不能发光,取决于你有没有把电池提前充满。
![]()
电池可以是存款,可以是技能,也可以是观众心里那个“看见你就想笑”的锚点。她把这些都攒齐了,于是离场不狼狈,反而像彩蛋后的隐藏字幕——等片尾曲播完,她抱着Fred轻声说:欢迎来到我的世界,这里妈妈做主。
![]()
下一次热搜,也许是她双语儿歌登顶儿歌榜,也许是她分享奥斯汀后院烧烤。不管哪种,标题里都不会再出现“罗浩楷”三个字。被嘲笑的外号终于还给段子,留给她自己的,是 renamed file 的人生——文件名不再叫“女丑”,而是“Kirsten Li:Mom / Musician / Maybe more”。
如果你也在职场半坡,犹豫要不要转行、生娃、搬家,不妨把她的故事当一颗定风珠:风大的时候,先把自己扎根,再决定往哪吹。能选择,比被选上,爽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