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色里,汉文帝刘恒半倚榻上,后背的痈疽正隐隐作痛。一旁的黄门郎邓通俯下身,没有丝毫犹豫,张口便吮舐患处的脓血。当那股腥臊味漫进鼻腔时,邓通知道,自己的命运,早已和这位帝王的宠爱死死绑在了一起。
这一幕,是西汉佞幸群体最真实的生存切片。他们不是靠战功封侯的武将,不是靠经术入仕的儒臣,更不是靠血缘显贵的宗室,却能凭着一张俊脸、一身才艺,或是一份恰到好处的“体贴”,攀附皇权之巅,上演一幕幕“布衣登卿相”的传奇。可奇怪的是,这群被帝王捧在手心的人,最终大多逃不过“树倒猢狲散,宠尽人消亡”的结局。他们是西汉政坛的“特殊物种”,更是一面照见皇权冷暖与人性扭曲的镜子。
佞幸群体:不靠本事靠“走心”,权力全凭帝王一句话
西汉的佞幸,从来不是零散的“异类”,而是一个有着鲜明共性的群体。他们的存在,像皇权肌体上的“寄生藤”,靠着汲取帝王的私人情感得以疯长,却始终没有自己的根基。
他们的第一个特点,是“无阀阅而登高位”。汉代选官讲究“世卿世禄”“察举征辟”,可佞幸们大多出身寒微——邓通是蜀郡的普通船夫,韩嫣是匈奴降将的后代,李延年曾是宫刑后的乐工。他们没有家族背景,没有经世之才,却能跳过所有选官流程,直接被帝王“钦点”上位:邓通官至太中大夫,被赐蜀郡铜山,垄断铸币权,富可敌国;韩嫣深得汉武帝信任,出入宫禁如履平地,甚至能和皇帝同卧同起;李延年被封为协律都尉,掌管宫廷礼乐,一时风光无两。
第二个特点,是“以柔媚为进身之阶” 。佞幸们最擅长的,不是治国理政,而是揣摩圣意、讨好帝王。汉文帝生痈,邓通“常为帝吮之”,比太子还尽心;汉武帝好骑射,韩嫣就苦练骑术,陪他逐猎上林苑,甚至提前打探野兽踪迹;汉武帝爱音乐,李延年就创作《佳人曲》,一句“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既捧红了妹妹李夫人,也捧高了自己。他们知道,帝王的宠爱是权力的唯一来源,所以把“让帝王开心”当成毕生事业。
第三个特点,是“权力依附性强,荣枯系于一人”。权臣有门生故吏,宗室有血缘纽带,而佞幸的权力是“借来的”——借帝王的宠爱而生,也借帝王的厌弃而死。帝王在世时,他们可以恃宠而骄,甚至不把诸侯、大臣放在眼里;可一旦帝王驾崩,或是自己失宠,等待他们的往往是灭顶之灾。就像一场幻梦,醒来时只剩满地狼藉。
三个佞幸的浮沉,道尽宠爱的残酷真相
1. 邓通:吮痈得富,饿死街头的“铸钱侯”
汉文帝梦见自己要上天,却怎么也爬不上去,身后一个黄头郎(船夫)推了他一把,才得以登天。梦醒后,汉文帝在宫中寻找,发现邓通的衣着、样貌和梦中人一模一样,从此对他青眼有加。
可真正让邓通“一步登天”的,是“吮痈事件”。汉文帝后背长了痈疽,疼痛难忍,太子刘启(后来的汉景帝)来探望,文帝让他吮舐脓血,太子面露难色,十分不情愿。而邓通却主动上前,毫无嫌恶地为文帝吮痈,缓解了他的痛苦。文帝感慨道:“天下谁最爱我?”邓通答:“应该没有比太子更爱您的了。”可当太子知道邓通的做法后,既羞愧又怨恨,从此记恨上了邓通。
文帝对邓通的宠爱到了极致——不仅封他为太中大夫,还把蜀郡严道县的铜山赐给了他,允许他自行铸钱。一时间,“邓氏钱”流通天下,邓通成了西汉最富有的人。文帝甚至笃定地说:“我要让你一辈子富贵无忧。”
可文帝死后,汉景帝继位,积怨已久的他立刻收走了邓通的铜山,抄没了他的全部家产。曾经富可敌国的邓通,最终落得身无分文,寄人篱下,最后饿死在了街头。正如那句老话:“帝王的宠爱是最华丽的牢笼,也是最锋利的刀刃。”
![]()
2. 韩嫣:恃宠而骄,死于太后刀下的“弄臣”
韩嫣和汉武帝刘彻是发小,两人一起长大,感情深厚。刘彻登基后,韩嫣成了他最亲近的人,不仅可以自由出入宫禁,还能和皇帝同榻而眠,赏赐无数。
韩嫣长得英俊,又擅长骑射,很对汉武帝的胃口。汉武帝喜欢打匈奴,韩嫣就提前学习匈奴的兵器用法、战术技巧,陪皇帝演练;汉武帝好巡游,韩嫣就提前勘察路线,安排食宿,把一切打理得妥妥帖帖。可这份宠爱,也让韩嫣变得越来越嚣张。
他出行时,排场堪比诸侯;接受赏赐时,毫不在意,甚至随意丢弃;更过分的是,他居然利用皇帝的信任,打探宫中秘事,还和宫女有染。这些事传到了窦太后耳朵里,窦太后本就看不惯韩嫣这种“靠脸吃饭”的佞幸,又听闻他秽乱宫闱,勃然大怒,当即下令赐韩嫣自尽。
汉武帝得知后,急得亲自向太后求情,可窦太后态度坚决,寸步不让。最终,韩嫣只能接过毒酒,在自己最风光的年纪,结束了生命。他用一生证明:宠信不是免死金牌,恃宠而骄只会加速灭亡。
3. 李延年:一曲佳人,族灭身死的“音乐家”
李延年原本是个乐工,因为触犯法律,被处以宫刑,送入宫中养狗。可他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又擅长作曲,很快就凭借才艺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
一次宫廷宴会上,李延年献唱了一首自己创作的《佳人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听得入了迷,感慨道:“世上真有这样的佳人吗?”一旁的平阳公主趁机推荐:“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的美人。”汉武帝立刻召见,见李夫人果然貌若天仙,便纳入宫中,宠爱有加。
李延年也跟着沾光,被封为协律都尉,掌管宫廷礼乐,一时间权倾朝野。他和妹妹相互扶持,成了汉武帝身边最受宠的人。可好景不长,李夫人病重去世,汉武帝对李延年的宠爱也渐渐淡了。后来,李延年的弟弟李季秽乱后宫,被汉武帝发现,盛怒之下,下令将李延年、李季满门抄斩。
那个靠一曲歌声登上权力巅峰的音乐家,最终还是因为家族的过错,落得个族灭身死的下场。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佞幸的权力就像泡沫,看似绚烂,一戳就破。
![]()
看懂佞幸,读懂西汉皇权的底色
1. 佞幸之祸,不在其恶,而在权力失去了度量衡——当宠爱成为当官的标准,当私人情感凌驾于国家法度之上,混乱便已注定。
2. 西汉的佞幸们,从来不是权力的拥有者,只是皇权的“影子”——帝王在,影子就浓;帝王走,影子就散。
3. 靠本事上位的人,根基在自己;靠宠爱上位的人,根基在别人——别人的心意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就塌了。
西汉的佞幸群体,或许有谄媚、有嚣张、有贪婪,但他们更像是皇权专制下的“牺牲品”——他们用尊严换取权力,用陪伴换取富贵,最终却大多逃不过“兔死狗烹”的结局。
他们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见了西汉皇权的底色:既可以慷慨地把天下财富、高官厚禄赐给一个“黄头郎”,也可以无情地把他推向饿死街头的绝境;既可以因为一首歌曲而对一个人宠信有加,也可以因为一件小事而将他满门抄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